作者:沈彬
1月25日,张家界著名景观“南天一柱”正式被更名为《阿凡达》里的“哈利路亚山”,据说电影里此山的创意就是来自彼山。当地官员表示:更名为“哈利路亚山”绝对不是“崇洋媚外”,只是顺应了当地土著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今日本报A20版)。
中国腹地莫名地出现一座“哈利路亚山”,引起了舆论的争议,砖头主要还是砸向当地竭力否认的“崇洋媚外”上。那么“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到底伤害了谁?
其实,傍好莱坞大电影的也不止中国,比如新西兰就傍上了《指环王》,生生地把跟电影里反映的欧洲中世纪文化没有丝毫联系的南半球的库克山,搞成了指环王粉丝的“圣山”。中国的张家界跟《阿凡达》里“潘朵拉星”做品牌捆绑也未尝不可。这只是一个品牌营销,没有必要跟“爱国”什么的扯上关系。否则就很无趣,好比有人一本正经地拿着八卦新闻劝告章子仪,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表演艺术家。
为了品牌营销,改个洋名并不鲜见,也是有社会心理共识的,没有必要泛政治化。同样是中国的小区,一个叫“半岛托斯卡纳”,一个叫“八王坟小区”,你会觉得哪个更“高尚”?再比如“香格里拉”,其实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杜撰出来的一方人间乐土。而云南迪庆却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在西方有很大影响力的文学元素,生生在人间找到一个本不存在的“香格里拉”。到了2001年,迪庆中甸县甚至正式被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为什么没人说这是在迎合西方人对东方猎奇的视角呢?这算不算崇洋媚外呢?
但此次更名,真的是无害的吗?也不是。从电影首映到现在,一个月都不到,当地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电影?看过的人有多少记住了“哈利路亚山”?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座“哈利路亚山”与张家界有关?我们只是看到改名后面的长官意识膨胀和急功近利,领导想改就改了,还拿“土著居民”当挡箭牌。对个案而言,此次改名可能是成功的,有助于提升张家界品牌的国际认同,吸引更多游客,但却是对民意的嘲弄。这种先例不是没有,比如当年把代表“徽”文化的徽州,生生一拍脑袋就改名成了借景点东风的“黄山市”。所以说,与其脑子里一根筋找“崇洋媚外”的别扭,不如去把劲用在监督公权力、避免“一言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