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被质询如坐针毡缘于太缺民主锤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03:30  正义网-检察日报

  公交站场久规不建,5000辆公交车占道停车,小水泥厂烟尘危害2万大学城师生健康……在近日重庆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火药味很浓的质询,有代表说“水泥厂到底多久能关闭?请给出期限!”,有的说“你是什么身份,了不了解这个事情?如果不了解,就找个了解的人来。”有的说“为何反映多次就是不能关闭,是不是存在猫腻?”被质询的官员称激烈程度远在其意料之外,感觉自己如坐针毡(1月25日《重庆日报》)。

  随着人大代表的越来越敢言,从地方到全国两会,这种代表委员毫不留情地追着官员质询的场景越来越普遍了。为了彰显两会民主氛围,各地媒体上充斥着类似“人大代表让官员如坐针毡”的新闻——说实话,几年前刚看到这些新闻时,是感觉很过瘾的,从官员被代表问得哑口无言中感受到了很强势的公民感觉。不过当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媒体仍津津乐道于描述官员的“如坐针毡”时,就很不以为然了。人大代表只是这么质询几句,只是问政语言稍带火药一些,官员就如坐针毡了,就受不了了,我们的官员也太娇气、太脆弱了吧。

  逼问官员“给出整改期限”,批评官员“如不了解就换个人来”,这些质询听起来确实比较狠——不过狠纯粹是相对过去而言的,不是现在人大代表太狠、太尖锐了,而是过去太软、太温顺了。相比过去只知道鼓掌和举手,只知道当橡皮图章,在官员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敢大胆说不、敢让官员下不了台当然显然比较“狠”,可这种狠也只是停留在话语上浅表层次的狠。相比欧美议会议员让官员在质询中无地自容、逼得官员不得不引羞辞职的“狠”,这种狠根本算不了什么。

  同样,代表只是质询官员几句,语言稍带一点儿火药味,官员就感觉如坐针毡,并不表明人大代表有多强势,官员有多忌惮民意,而是官员在日常政治中太缺乏修炼了。小小的交锋,浅表的质询,对官员和官场的触动就达到了“如坐针毡”的程度,可见一些官员对监督的承受力是多么脆弱,是多么不习惯于接受监督和被人评议,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多么缺乏民主的锻炼。

  宣称代表的追问让自己“如坐针毡”,官员很有点儿跟公众撒娇的意味:这么不留情面和让人下不了台,人家都受不了了——不知道人大会议上的这种如坐针毡,会不会又成为一些官员抱怨“如今官越来越难当”、“压力越来越大”的论据。总之,这种如坐针毡表明有些官员实在太养尊处优了,官当得也太容易了。在日常政治中缺乏公众的问责,权力缺乏制度性和常态的监督,平常没有人盯着他们,公众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媒体的批评也只能是奉旨批评。这样的体制温床和仰视环境,养成了他们对批评和监督极低的承受能力,只习惯听好话,不习惯听批评,只习惯对人下指令,不习惯被人质问。由于平常过于缺乏民主锻炼,经历了太少的民主修理,官员自然就非常脆弱,稍微重一点儿的话就让他们满头大汗不知所措了。

  其实,相比许多发达国家激烈交锋的议会场景,这点儿火药味实在太小儿科了。公权民授,公财民纳,官员本该每天都处于这种受到民众监督和民主锤炼的场景之下,权力应该时时处于代表追问和民意拷问的环境之中。唯有如此,权力才不会腐败,政府才会保持公共属性,官员才会被民意和法律所驯服。每天受批评,每天被质询,时时刻刻处于监督之下,随时都可能遇到“如不了解就换个人来”的民主拷问,就不会那么不经一问了。

  代表几个问题就让官员如坐针毡,说明官员平时受到的民主锤炼还太少。让代表这样的质询更多些、更猛烈些、更常态些吧,质询多了就不再如坐针毡了,而会在常态的民主锤炼中养成习惯。时时如坐针毡,才会时时把民意放在心中。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官员 民主 质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