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之后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谈判在一片争议中刚刚落幕,就开始谈论这次谈判与中国的公共管理改革,似乎有哗众取宠,借机出位之嫌。但是气候变化和气候谈判肯定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公共管理改革。
这样说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在改革时间表上,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45%的目标,遵守的是中国改革时间表2020年这个时间上限。按照这个时间表,中国到2020年要建成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并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因此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是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
二是从中国的改革历程来看,每一次加入全球化的实质一步,都会给中国政府管理体制带来深刻的变革。中国经过努力重回世界贸易组织,直接推动了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政府运行的效率,为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大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本次全球气候谈判前,中国政府率先在国际社会面前做出承诺。要履行这些承诺,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对于中国未来几年的公共管理改革,哥本哈根谈判至少会在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必然会围绕碳排放目标的实现,进行治理创新。按照中国的治理惯例,40-45%的减排目标将分解到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后者来说,这是无法推卸的硬性约束。在这个约束下,地方政府必须解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三者间的矛盾。这不仅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给它们行为重点的调整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激励,还需要建立区域内的环境治理新机制,比如区域内的环境补偿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等,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第二,与环境相关的治理改革,需要更大的透明性和参与度。就我国国内环境治理来说,提高透明度和参与度是必然选择。这也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要求。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复杂性,往往涉及众多主体,甚至会成为跨区域,乃至跨国事件。更重要的是,与环境有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后,保持透明,鼓励参与是各级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各级政府,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来说,不仅要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避免环境问题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
第三,与对外援助有关的治理问题。中国之所以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与美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将会逐步承担起更多的国际义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援助。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尊重受援国的自主性,难以使援助项目成为充分展现中国治理经验的窗口和桥梁。随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关注,如何通过对外援助展示中国的治理能力和经验,将会成为新的课题,这不仅会推动中国自身的公共治理改革,也为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提供新的要素。
在哥本哈根谈判期间,我正在地方调研。地方政府的接待既热情又高档,饭菜丰富,应接不暇,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但没有一个人议论发生在遥远的北欧小国首都的这次全球事件,都在谈论地方如何招商引资,如何引入大项目。我能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但也深切感受到我们还远远没有为“低碳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看看我们饕餮的公务用餐,看看我们奢华的政府接待,再看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增长所做的破坏性招商引资,这也许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们最应该做的基础性公共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