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晨报:周老虎准备重出江湖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08:37  辽一网-华商晨报

  事件回顾: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并引发全国性关注,最后被证明老虎是翻拍自年画,由此诞生了“周老虎”、“正龙拍虎”等专有名词。

  2月5日晚,因坚信周正龙所拍老虎为真而被称为“挺虎派最后—人”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里远向记者透露,周正龙于2009年10月、11月又先后发现了大量老虎脚印。刘里远透露,周正龙已委托律师向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申诉书,要求改判其无罪。(2月7日《武汉晚报》)

  谁逼周正龙演“虎照续集”?

  其实,周正龙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像刘里远教授、顾玉树律师、还有无数的媒体记者,他们都在密切配合周正龙,并合演了这一出“虎照大剧”。如果说周正龙从始至终对公共撒了一个大谎,那么,借助这个谎言,而分别要达到自己某种目的人群,则纷纷把自己与老虎捆绑在了一起。因此,尽管周正龙的“虎照剧”是一个烂剧,大家知道真相后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然而,那些围在周正龙身边的某些人却并不放过他,也正是这些既得利益者在逼其继续上演着“虎照续集”。(堂吉伟德)

  哥挺的不是“华南虎”,是“关注度”

  所有参与华南虎造假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忽悠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而受到真正的严惩。与其说,这是法规的“软”,不如说,这是执法者的“心软”、“手软”,这既是对国家神圣而威严的法规的漠视,更是对严重缺乏诚信行为的放纵。一个周正龙,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实在太多太多了。对周正龙来说,老虎只是他充当挣钱机器的道具,包括18间小洋楼在内的东西,或许正是他追逐的动力。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对于周正龙“又见老虎”、“又想上诉”的行为来说,或许他最想说的是:哥挺的不是老虎,是关注度,因为这年头,只有持续不断的“关注度”,才是“赚钱”的“源头活水”。(张东阳)

  暧昧的申诉——挺虎派的最后狂欢

  “挺虎派”可以划分为两派:一是深信周正龙的“照片”与动人叙述的“浪漫派”;一是与他们利益攸关的“实利派”。“挺虎派”立场鲜明的站队,源自现实中的暧昧不清。直至今日,刘里远更是语出惊人,似有不公、却欲说还休,借他人之口,透出那么点风声,周正龙高明地击打着公众心底的敏感一环。人们对周正龙所暗示的司法不公的天然抵触,构成了“挺虎浪漫派”幻想的动力;这也成为了“挺虎实利派”摆布舆情的工具。如此看来,周老虎的申诉未尝不是好事一件,至少,它给了司法自正清白的机会。(然玉)

  周正龙申诉:虎照事小,法治事大

  事实上,经过历时一年多情节离奇的公开演出之后,周正龙案已经无可选择地成为考验中国法治的典型标本——公众期待从周正龙案中看到的,不仅有虎照背后的正义与真相,更有法治的水准和力量。虎照是真是假那点事儿,已经不再能够充分吸引公众眼球了;人们真正关心的是,隐匿在演员周正龙身后的编剧、导演、主演、制片方一干人等,究竟会否受到法律的追究?有关周正龙申诉书的报道里,一个值得重视的情节是:周正龙当初两次在法庭上默认造假指控,是因为法官曾到看守所告诉他,如果承认虎照造假,就可以缓刑回家,否则,光私藏子弹同样可以判两三年实刑。——倘若这一申诉内容属实,那么如此判决,难道不纯粹是为了应付舆论的一种“私下交易”?这还有什么独立性与公正性可言?(舒圣祥)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周正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