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针对民族加分等教育争议问题,教育部2010年工作重点中都给予了明确答复。今年教育部将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去年高考引起关注的“民族加分”问题,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特别写明要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2月26日《京华时报》)
当初,高考加分的制度设计初衷,不无善意,本质上是维护教育公平,但在演变中已经越来越背离本意,反而成为戕害教育公平的突兀符号,这可从公众的观感中得到证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考加分乱象?高考加分为何发生了变异呢?原因自然林林总总。
比如,加分标准过于宽泛。根据教育部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类情形可以加20分投档,5类加10分投档,3类优先录取。有入统计,上述情形在全国各地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更加难以统计的是,这近200条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蕴含着多少“弹性空间”。
再比如,审核缺乏足够严格。现在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在实行公示制度,但透明度还不够。诚然,一些入在利益驱动下,必然无所不用其极,打擦边球,钻制度漏洞,生搬硬套,为的就是加分。此时,监管部门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沆瀣一气,不合理不合规的加分必然一路绿灯。
其实,无论是加分标准过于宽泛还是审核缺乏足够严格,其背后都舞动着权力腐败的魅影,前者说明权力不作为,后者说明权力乱作为。同时,我们还悲哀地发现,除了正常该加分之外,但凡那些能够成功加分的入,往往非富即贵。
这说明了什么?起码说明了高考加分之所以发生变异,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方面与监管部门涉嫌腐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权势家庭汲汲于寻求不正当利益有关,这同样是一种腐败,那些掌握权柄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利益自肥的驱动下搅浑了高考加分。
因此,欲规范高考加分,归根结底还是先从规范不安分权力人手。一方面积极清理不合理的加分政策,另一方面在加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