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士兵:春晚背后的公民社会文化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10:48  辽一网-华商晨报

  作者:单士兵

  春节的锣鼓渐然隐消,但对春晚这场“文化年夜饭”的批驳声,几乎一刻也不曾止息。甚至在今年元宵晚会结束后,春晚节目的获奖情况还引发公众又一轮强烈炮轰。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文化当然应该有争议。而任何文化争议,都有必要进行理性梳理,来向公众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现在公众对春晚有太多“年味淡了”的文化失落,更有太多对现代文化的焦虑。说到底,就是因为传统文化没能植入现代元素,满足不了公众真实的文化需求。

  春晚是中国“年文化”的一种独特创造,它包裹着一种切合国人心理的强大文化精神。而随着公民精神的普遍发育,传统节日在向现代节日转型的过程中,文化转型的脚步也必须迅速跟上去,否则就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断裂。然而,长期以来公众内心诉求的文化路径在各种复杂力量的博弈之下,显得十分混沌与模糊。现在通过剖析公众对待春晚的态度,无疑就是厘清这种文化博弈的最重要切口。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春晚绝对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不仅可以抚慰亿万公众的心灵,还可以引领文化潮流———一首歌会在一夜之间流行于大江南北,比如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件明星的衣饰,可以牵动下一年的时尚潮流,比如费翔的喇叭裤、毛阿敏的高垫肩。可以说,当时的春晚是中国最具传播性与影响力的文化平台,具有集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强大功能。这显然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在经历了以“文革”为最高潮的文化毁损与围剿之后,当时的中国公民普遍需要文化慰藉与精神重建,传统文化与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妥当的传承与重建,而以春晚如此强大的文化力量介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里,自然可以激发起强劲的文化驱动力。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强大洪流,已经让今天的中国公民处于一个价值极其多元的时代,公民意识不断发育,公众的文化诉求也更加丰富多元。诚如龙应台所说,文化不只是唱歌跳舞,文化是民生,是政治,是经济,是教育,是外交,是国防。这实际上就赋予了文化与公共生活更为深刻的关系。而公共生活,自然就要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利保障的内容。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需要通过守望与修复,来梳理与重建起时代最需要的文化体系。这意味着,站在今天的公众立场审视春晚,必须秉持时代文化理性。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文化,无疑是健康而坚实的,它应该坚持不媚俗、不媚权、独立创新,而不能过度逐利化;它还必须构建一条通往公民社会的文化道路,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问题是,这些年春晚已经陷入到严重的价值扭曲与过度贪婪的泥潭。一方面,春晚在国家意识的过度泛化中,文化价值显得过于逼仄单一,很多节目根本未能真正尊重公众的精神世界,节目整体缺乏公共责任应有的担当,而是在程式化的狂欢中表现出强烈讨好网络话语的媚权意识;另一方面,春晚在强烈的拜金意识驱使下,也尽显文化的虚假和粗暴。比如今年大量广告的植入,就让春晚在极度趋驱利化之下,丧失了文化起码的尊严。为此,许多专家学者都指摘现在春晚已经沦为央视与一些利益集团的捞钱工具,成为对文化污染侵蚀的重要平台。

  春晚已经成为向公众表达社会价值的一条最重要的文化渠道,而它却误入靠制造某种幻象、靠疯狂逐利来实现文化创新的歧途,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公众鄙薄春晚、远离春晚、,甚至抵制春晚。日前,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就痛斥“看了春晚才知道什么是烂”,并呼吁“所有有知识、有道德、有良知和对自己孩子负责的老师们家长们:联合起来,抵制春晚带来的不良影响!”

  不过,这些年央视对自身遭受的批评始终鲜有正面回应。今年春晚已被民意批评为“烂”得登峰造极,但是,在元宵晚会上,却仍听不到任何回应的声音。央视能够如此轻忽民意,只知道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庆功犒赏,原因也最简单不过,就是因为它可以凭借其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身份地位,实现强大的资源垄断来捞取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堵断了通往公民社会的文化路径。

  当春晚在“权力、利益与文化”联姻中,散发出越来越浓重的腐气,许多观众也只有愤愤地行使用手投票的权利,通过频道转换来放弃春晚。今年春节就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上了周某某的脱口秀,这里面其实就有深层的价值意味。因为,那个脱口秀就经常拿腐败说事,还对像上海楼脆脆、云南躲猫猫这样的事件进行大胆调侃。而如果春晚一直缺乏这种坦诚的勇气,不愿正视自身的价值错位,哪怕在元宵晚会上对这场“文化年夜饭”给予再多鲜花掌声,洒上太多香水调料,恐怕也掩不住那股拍鼻的馊味,让全国公众再一次大倒胃口。公众这种对待春晚的姿态,其实就包裹着一种强大的文化博弈精神,而最终的目标,仍旧是为了持续打通那条通往公民社会的文化路径。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春晚 文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