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全球天灾频发的战略影响
文/陈向阳
世界进入2010年以来,大自然骤然变得格外诡异,重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灾情更是触目惊心。
一是大地震接二连三: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被夷为平地,遇难人数高达30万左右,8名中国维和人员不幸罹难;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强震并引发海啸,仅财产损失估计就达300亿美元;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二是中国西南五省遭遇罕见持续大旱,周边中南半岛多国亦同时遭灾。三是4月14日冰岛火山开始喷发,造成大量烟尘与火山灰漂浮滞留,严重威胁航空安全,致使大半个欧洲成为“禁飞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数国政要被迫取消出席波兰总统葬礼。四是世界大范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更是遭遇“超长”严冬,春天严重“迟到”,致使“全球变暖”一说备受质疑。
当今世界“多灾多难”,究其根源,虽然有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恶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反复无常、残酷无情与人的生命的脆弱,但也不乏人为因素,即人类无节制与过度“开发”大自然,乃至破坏生态平衡,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由此可见,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只能是相对的,更是“知易行难”的。
全球天灾频繁发作,不仅给国际安全环境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安全形势由此变得更加险恶与复杂多变,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也给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带来了诸多深远影响,蕴藏着更新国际观念与国际机制的契机。
其一,自然灾害趋于常态化乃至严重化,迫使各国政府将“危机管理”经常化与机制化,将危机处置与快速反应作为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及其综合实力与国家能力的关键要素。对普通人而言,则应进一步强化安全与风险意识,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其二,面对天灾趋于频繁化与大难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各国只有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才能战胜一个接一个的重大灾害。为此,应大力弘扬“地球村”理念,培育“四海之内皆兄弟”与“天下一家”的博大情怀,推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与助人为乐的国际主义精神。其中,中国儒家思想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强调“仁者爱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全球化时代焕发新生。
其三,在大灾大难面前,世界各国都将兼备双重身份,既可能是受灾国与接受援助者,又可能是对外援助者,各国对彼此受灾理应感同身受,相互雪中送炭,因为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在“多灾时代”世界应培育“三种心”,即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对受灾国的同情心、对国际援助的感恩心。
其四,随着全球天灾不断,防灾、救灾、减灾成为国际关系与外交的重要议程,国际救灾合作与“救灾外交”方兴未艾,区域与全球性救灾机制应运而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越来越成为“国际惯例”,面对共同灾难各国不分彼此、团结互助,国际人道主义成为改良传统国际政治争权夺利“游戏规则”的“济世良方”。
其五,全球天灾频发催生安全观嬗变与安全战略转型。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加速而有加剧之势。不宜将天灾笼统以“非传统安全”加以对待,因其“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应将自然灾害尤其是跨国天灾单列为一类安全挑战,并以更加全面的安全与军事战略予以应对。例如,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便将“气候变化”作为影响国防安全的重要“变量”,俄罗斯《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也高度重视防范各类天灾。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不断与时俱进,已明确将“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官兵在各种抢险救灾中更是身体力行,一贯冲锋在前。
其六,应对天灾将影响到各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声誉。应对得好,处置得力得当,既可对内赢取民心,又能对外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得到国际理解与赞赏,从而增强一国的软实力、亲和力、感染力。在中国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中国领导人当机立断,随即调整外交行程,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彰显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的崇高风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就中国而言,天灾多发乃基本国情,对此应一分为二,辩证对待:一方面,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与重大制约因素,对中国多灾多难的国情要始终清醒与心中有数,切忌对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盲目乐观,务必提高警惕,防范未然;另一方面,“生于忧患”、“多难兴邦”,面对灾难,未雨绸缪、主动预防,积极抗灾、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历来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赋予当代中国无比强大的抗灾能力与制度优势。
面对严峻多发的自然灾害,各国应进一步捐弃前嫌与通力合作,中国将兼顾内外责任,在抗灾救灾国际合作中不断发挥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