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风生
作法事,不过是企业对员工最初级的人文关怀形式,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只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不安心理。
5月11日晚,富士康公司一名女员工疑跳楼身亡。进入2010年以来,富士康已经有8位员工跳楼自杀。富士康方面曾被搁浅的请高僧作法事的计划被再次提上台面。但作法事能否消除员工的紧张情绪,避免下一名员工重蹈覆辙,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鉴于台湾企业一直存在的文化传统,邀请僧人到企业作法事,并不见得是富士康转移视线、逃避责任的做法,而更像这家企业万般无奈、一筹莫展后所取的“下策”———如果作法事有用,富士康何必等到今天?
富士康的愿望是好的,可如果愿望没有足够的行动力支持,就永远是那颗可以望见却止不了渴的梅子。作法事,不过是企业对员工最初级的人文关怀形式,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只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不安心理,对抚慰员工心灵又有多大效果呢?
以薪资交换劳动成果,长期以来都被企业当作建立与改善工人关系的唯一准则,每逢与员工产生矛盾或纠纷,用上薪资这片万能膏药后便能包治百病。然而,微薄的工资其实并不能给珠三角的产业工人们带来生活的意义。我们经常听说一些IT企业白领“过劳死”,而如富士康员工这般频繁跳楼死则说明,代工模式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淡薄如水,员工自杀至少说明,他们对其所在的企业没有认同感,而企业也不能够给他们提供这种心理需要。
当然,作为一家以代工为主的制造企业,不能要求富士康像一家创意企业那样,给员工提供令人羡慕的优越环境,但富士康应对自身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要拿出切实的举措,在保障员工劳动强度与收入水平持正比的基础上,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节奏、休闲娱乐,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富士康在深圳拥有42万名员工,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如何管理好这个企业化的社会或许会有很多未知的路径。但是,富士康显然不能以单纯的中小企业标准来要求自己。
法事会结束,五台山的高僧大德也会离开,但愿,慈悲之心能在富士康留下。
□韩浩月(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