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台湾的“养生教主”(亦称“排毒教主”)林光常倒台后,大陆又出了另一个“养生教主”张悟本,据说他的绿豆养生一说,甚至促成全国超市里的绿豆开始脱销。不过现在质疑之声群起,张悟本恐怕走势堪忧。
由此,一个重要问题自然产生,为什么中国会频频产生“养生教主”?准确地说,是“药食同源”或食物治病的推崇者,因为张悟本称其食疗方法治愈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
概言之,没有社会的需求和造势,是不可能有什么教主之类的人物和社会热潮出现的。中国养生的根源既在于数千年的中医历史,也在于由这样的历史所总结和归纳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药食同源是中国养生的基本理论之一,换句话说,食物是天然的药物。这种观念的最早出现和理论总结见于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其他有《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能是最早的食疗理论。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这可能是“药食同源”的起源。到了唐朝,《黄帝内经太素》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是“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化。
毫无疑问,这些理论构建起了养生的大厦,并让很多人相信,药物即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今天张悟本把这种观念通俗化到了极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厨房就是你家药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医院”。
药食同源的养生理论是否正确,是否能让人受益?现在只能说,很多东西需要现代实验科学来检验,或经过循证医学的验证。未经检验的只能是见仁见智。那些说自己吃什么东西治好了什么病的顶多只是个人的经验,吃什么和不吃什么与治病之间没有必然的单一的联系。简单地讲,病与非病、健康和亚健康不完全是因为吃了什么和不吃什么。
另一方面,药食同源的养生理论也得到了现有政策的支持,这也应当算是一种社会基础。例如,2002年2月28日中国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其一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有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等87种;其二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有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等114种;其三就是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也就是说,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得到国家政策的允许,当然也是一种宽泛的规范。
药食同源的养生行为和“养生教主”的出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现实社会基础,公众看病难和看不起病。这集中体现在一句民谚上:求医不如求自己。求自己是每个人都可能做到的事,也就是通过一些养生知识,自我保健,不得病或少得病,由此可以节省天价和畸高的医药费,更好地生存下去。而求自己一方面是从书本上去学,另一方面也要听从那些所谓的养生专家的话,于是指导公众的“养生教主”也应运而生。“养生教主”的出现还与现行监管体制不到位有关。例如,张悟本一直在打擦边球,声称自己是在讲养生,而非行医看病,因而国家有关行医的卫生法规管不到他。但是,没有行医的“养生教主”又在干着行医的事,收取高昂的“咨询费”,也就是变相的诊疗费。而且“养生教主”为了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科学并变得权威,还裹上了现代医学的外衣。例如,以医学中心的分析报告来显示其食疗法效果,有“痊愈”和“显效”的比例。在使用“痊愈”和“显效”来包装食疗的时候,就已经走入医疗的范畴,而这一点是国家对食品广告严加禁止的,否则就是在行医,以食疗来混淆药物治疗是违规行为。
以上种种原因也造成了“养生教父”的频频产生。张悟本所属的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小雨所称,就算张悟本倒下去,市场也有刚性需求,他们会坚持做下去。这也意味着,倒下林光常,还有张悟本,倒下张悟本,还有王二本……为了不让前赴后继的“养生教父”们误尽苍生,需要的是从上述社会基础中找原因,下工夫,进行监管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