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辉:请专家们少用“理性”扣帽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9:42  竞报

  “房地产市场正回归理性”、“要理性正确看待某某问题”……如今,类似的腔调在各类经济话题里此起彼伏,“理性”成了专家们的私有财产,动辄呼唤,以点化我等愚众。这样的“理性”令人不得不怀疑。

  首先,房地市场也好,其他经济问题也好,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其中太多的规律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在此前提下,谁也不能自称掌握了绝对真理,如果真有所谓绝对真理的话,那么当初房地产市场的飙升就应问责。既然大家都在认识过程中,那么谁有权代言“理性”呢?谁又有权以“理性”为名,对他人提出行为要求呢?

  第二,以“理性”代言自居,隐含了这样的前提:凡是不同意见,凡是对我的批评,那都是不“理性”的,既然不“理性”,那么还值得重视吗?现实是,面对批评、质疑之声,很多专家动辄以“理性”为名,究其一点,不计其余,予以掩饰、开脱,这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行使批评权、监督权,是如此的不协调。

  第三,“理性”从来就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你不能要求别人都“理性”,而自己却不“理性”。一方面是国企老总怒斥穷人,让买不起房的人滚出大城市,另一方面又说是丈母娘、未婚同居推高房价,在这样的氛围下,你又怎能要求别人“理性”、“正确”呢?如果不希望别人讨论,不希望别人提意见,完全可以干脆、直接地说出来,尚可证明自己是有勇气的,何必非要拿“理性”曲折说事儿呢?

  第四,每个人都是热爱“理性”的,也都具有“理性”潜质,作为人,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问题是,为什么他们突然就“不理性”了呢?道理很简单,当环境“不理性”时,当制度安排“不理性”时,当通过“理性”无法达成目的,而通过“不理性”却屡屡成为可能的时候,那么,“不理性”又怎么可能不泛滥?对此,我们应该检讨的究竟是某个个体的“不理性”,还是整个机制的“不理性”?当制度在源源不断制造着“不理性”时,口头高呼“理性”又有何意义?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我们有太多的美好词汇,在体制文化的浸染下,已改变其本意。“理性”一词如今也正面临着这样的风险。不是今天的人们不喜欢“理性”,不相信“理性”,只是现实里的“理性”已经成为了一个别有用心的幌子,而令人厌恶。但是如果连“理性”都成了贬义词,这个社会的精神又堕落到了什么地步呢?而问题还在于,当真正的沟通与信任消逝后,又有怎样的价值维度不会最终被妖魔化?

  这是一个不怕“理性”,怕“理性犯”的时代,但愿那些动辄拿“理性”扣帽子的大人们,能够三思而后行。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