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的现场连线,使电话另一头的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陷入网络舆论声讨的漩涡。因为平其俊在介绍灾情时,没直接回答主持人有关“下游群众的安危”的提问,而是大篇幅提及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使很多网友认为其“官腔浓厚”,甚至有人编出“拍手歌”、调侃称之为“马屁精”。在江西采访央视主播李小萌发微博(http://t.sina.com.cn)称:“平主任被人肉了,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
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任何官员的答非所问,都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因说官话套话被人肉,虽说还是第一次,但可看出民众对打官腔的厌烦。这个事件也在提醒很多官员,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要对媒体讲“人话”。值得民众思考的是,平主任的这种官话模式是如何变得泛滥成灾的?
像平主任这样在关键时刻讲官话,绝非孤例,在电视新闻中比比皆是。官员们使用这类修辞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事实变得模糊不清,分散民众和媒体的注意力,使人们尽量少地通过这些词语去关心言辞背后的事实真相。热爱这类堂而皇之的政治术语的,并不只是官员,也传染到了媒体和学术界,使得我们的政治、新闻和学术话语都越来越远离公众的常识世界。
最近关于反对官话套话的新闻特别多。还有一个新闻,就是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11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将首次集体亮相,但对这些新闻发言人来说,如何避免官话套话,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时代的政治话语和文风,不仅映射了这个时代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能体现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气质。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文风尤其重要,它不仅是一个时代政治想象力和政治使命感的象征,也会影响到民众个体的思想与人格的形成,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公共话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形成与民众常识的沟通。文风质朴,说理明晰,少用空泛的政治行话,应该成为这个时代对于公共话语的一个共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政府能否与基层公务员或民众达成执政共识,与他们的文风有直接关联。
很多官员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公文或讲话,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当地最为重要的公共话语。小至乡镇,大到国家,所有政治权力的建构与执政行为的实施,首先依赖的是执政者公开的陈述。一旦权力话语变得空洞、贫乏、模糊不清,甚至不动脑子地抄袭,既表明官员对一方的施政理念缺乏见解和设想,说明他们政治想象力和政治使命感的缺失,更会导致基层公务员和民众的认知偏差或理解混乱。权力话语的空泛,折射的不仅是权力的傲慢,也给那些伪善者提供了腐败的精神土壤。在一种装腔作势、辞不达意的话语体系中,人们是无法真实辨认那些权力拥有者的知识和人格的,于是伪善者在这种话语体系中往往如鱼得水,更易形成自己的权威,讲实话讲真话的人,反而会惨遭淘汰。
中国历来重视官员的话语与公文,《尚书》就是一部最早的公文汇编,收录的是“上古帝王之书”,成为读书人必修课。历朝历代也有多次对公文文风的改革,如唐高祖李渊,立国之初就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指责当时“不肯直陈”的拙劣文风,到中唐韩愈等发起的“古文运动”,更把文风改革推向了高潮。可以说唐代强盛,与这种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是分不开的。明代朱元璋,因官员的建言空泛,还刑责过官员。他在谈到诸葛亮《出师表》时,对公文说了四字要求,叫“诚意溢出”,认为公文如果没有诚意,只是“繁文浮词”,会“徒乱听耳”。
要把历史,当作我们的先生。从官员的政治话语和文风,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政治风气和对政治的远见。如果地方政府都没有把他们的讲话和发布的公文,看作是当地最重要的公共话语,明白它们对政府行为和社会活动肩负的指导意义,又怎能期望换来民众和社会对相关执政理念的认同?如果一个地方的公文,总是无法满足民众的心理预期,总是带来认知的模糊与混乱,不仅会让民众产生对未来的不安全感,整个社会也会失去方向感。时间久了,自然会招致各种社会阵痛。
官员的讲话和公文,说到底是各级政府用来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仅要有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洞察,还需要有对公正、常识和良知的尊重,更需要有对民众清晰流畅的表达。只有这样,政治话语和公文才能在传达政情政纲、开启民智、谋求共识、赢得民心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妨就从改革官员的讲话与公文文风开始。改变了话语和文风,也就改变了的思维习惯,或许也能给社会带来一些新气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