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政府11日决定,叫停涉及市区宋元粮仓仓基遗址的“如意江南”小区项目建设。(7月12日 新华)
江苏镇江宋元粮仓遗址,是我国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历史资源之一,最近一段时间面临着被强拆的危险。一方面是文物保护部门看似“强势”的奔走呼告,另一方面是开发商看似“低调”但却紧锣密鼓的破坏行为。虽然一纸决定叫停了相关项目的建设,但我们却无从得知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被掩埋在崭新的地产项目之下。
就在多地争夺名人故里刚刚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背景下,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破坏行为多少令人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同样是权力主导的行为,既可以为征得一个名人故里的名号打破头也可以毫不留情的拆除千年古迹。这种行为反差表现出的不是不同地方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截然不同的态度,恰恰相反,其反映出的是一种颇为相似的心态———历史敬畏心的遗失。
在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战中,不少地方缺少相关的历史遗迹,但这些地方仍然相信通过权力运作自己仍有在其中一搏的砝码。在历史文化领域,将权力操作看做主导的“超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意识的膨胀。在地方政府“建功立业”的自我膨胀下,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感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相信“建设”可以压倒一切,甚至可以取代一切。
这种心态在强拆古迹的事态发展中同样被演绎得绘声绘色,开发商拆除古建筑的目的居然是修建仿古建筑。这种违背最基本常识的举动,其心态再明显不过,在开发商看来,古建筑不过是挡在推土机前的一个麻烦。他们的心理更像是一种施舍,或许他们认为古建筑拆了没什么,自己再建一个就完了嘛。
历史是只能保留而不能建设的,但是在如今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新建的“仿古”和保留下的遗迹其政绩价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新建一下还能拉动GDP等更为显而易见的政绩,是一个更加划算的买卖。所以破坏者们虽然在舆论上是处于绝对的弱势,但在权力交易的天平上却处在绝对的强势,所以他们无须多说,尽管放开手去拆就好了。
矛盾又一次被集中在“拆”与“不拆”的博弈上,并不是一种意外。很多时候,拆迁行为很像是一座城市的新陈代谢。在这个吐故纳新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者们理应拥有一种敬畏,这种敬畏可以是对于民众的自然权利的敬畏,也可以是对历史文化的时间感的敬畏。
但是,当很多地方的推土机能够毫无阻拦地碾过每一个历史遗迹的时候,这种敬畏心便可能被遗失。或许,真正让我们痛心的并不是在这场闹剧中所损失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是什么才能让建设者找回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