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矿业7月3日发生严重的含铜废水泄漏事故,据称有9100立方米废水排进汀江流域。沿岸及水库的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约400万斤鱼被毒死。当地居民不敢饮用自来水,靠买瓶装水生活。根据测算,赔偿费用和紫金山铜矿湿法厂的停产将给紫金矿业带来4亿元的损失。上杭县政府9天之后才通报污染情况,被指有故意迟报的嫌疑。涉事企业被责令整改,紫金矿业有关负责人则称,事故由自然灾害引起,不可预料。
当地政府目前全面接管了事故处理工作。不过,对污染的各种评估还没有权威认证。官方仅仅对外声明说污染已经得到控制,并宣称废水没有有毒物质,汀江水质已经符合国家标准。至于如何控制,生态又遭受怎样的损害,以及如何处置紫金矿业这一社会隐患,声明中并没有涉及。由于饮用水紧缺,政府除了要抓紧定损赔偿,也面临着安抚民生的急迫任务。
这是紫金矿业多宗污染事故中的最新一起。2006年2月,紫金矿业在贵州的生产基地就发生溃坝泄漏事故,约20万立方米尾矿下泄,污染了下游两座水库。今年5月,环保部发文严厉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名列榜首。另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前,汀江遭受大规模污染,考生被警告不要随意吃鱼。当地政府未披露相关情况,据信也与紫金矿业有关。
污染事故发展到现在,显露出越来越熟悉的处置模式。紫金矿业对延迟公告的解释是配合政府维稳,防止民众恐慌。当地政府则说废水没有剧毒,鱼死是因其没有人那么高的耐受力。涉事企业和当地政府站在相同的立场,都回避紫金矿业的长期隐患,好像事故仅是一次意外,淡化汀江过往的污染历史,忽略环境与民众承受的代价。
紫金矿业与所有带来污染的企业一样,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杭国资委属下的投资公司是其大股东,这可以解释其为什么能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而其与当地GDP的密切关系,又可以解释当地政府何以在事故处理上态度暧昧。不管是紫金矿业落户汀江畔还是其破坏环境,当地民众的福祉难说被真正重视过,这是绝大多数污染事故中的同一逻辑。
污染触目惊心,而又瞒报9天之久。上市公司本该坚守商业诚信,却能任意宰割信息,视股民利益和股市法则为透明。当地政府与污染企业的盟友关系,令司法问责隐晦不清。而紫金矿业犹如自私自利的淘金大鳄,甚至不必为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负责,而由当地政府全权打理所有糟糕的污染局面。
污染以这样的方式上演,最受伤害的当属民众,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和环境成了最不稀罕的部分。包括紫金矿业的本次污染事件,民众权益广受侵害已经是污染事件中的常态。从一开始,民众和环境就被当作牺牲品,忽略不计,不幸成为企业盈利和政府创收的廉价成本。紫金矿业辩解说缘于天灾的污染不可避免,致害却是人祸之必然,因其也承认管理有漏洞。
英国BP石油公司原油泄漏污染墨西哥湾,奥巴马将其比作对美国海岸和人民的“攻击”,开出了惩罚性的巨额罚单。显然,紫金矿业比BP公司幸运得多,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民众作为受害者,无法获得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处在权利难以救济的境地。若要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民众及社区的权益和损失是根本所在,这才谈得上整治污染背后的致害逻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