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论:4%的教育投入能否不再落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07:15  南方都市报

  时隔11年,新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不仅为中国教育的中长期发展划定了“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7年之后重提“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这个本该在10年前就应兑现的目标,让公众看到了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决心。(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目前还难以看到清晰的界定,但大体都将衡量的标准立足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等宏观方面,立足于观念的革新与制度的再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表述,我们所要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包含但应当不限于“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几项内容。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一个量化的问题,什么才算“更高水平”,如何定义“更加丰富”,能够提供给作为具体执行者的各级政府的,会不会是一个弹性十足的“硬杠杠”?起码不像4%一样,摆在那里可堪对照。(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备受非议的教育财政性支出比,从1993年时提出到2000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到本次提出在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延期了12年。在没有完成目标之后勇于坦承不足当然值得肯定,但也不能回避这个目标为何没有如期实现。有专家说在下一个规定年限实现此目标已无悬念,那么在实现过程中是否还会遭遇旧有的体制羁绊呢?各级政府如何确保增加的教育财政性支出真正用到薄弱学校、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去雪中送炭,而不被拿去锦上添花?如何确保这些钱能够不被层层克扣、挪用去盖办公楼、去更换领导坐骑,而真正用到教育上?由此反观这个4%,是否也正是由于包括上述原因在内的诸多制度漏洞才没有如期实现?这不是苛责,只是在做一些符合实情的分析,因为只有在深切反思问题发生原因的基础之上,新提出的时间表才不至于再次落空或者走样。

而包括“学校去行政化”在内的诸多内容此次能够进入《纲要》,可以算是千呼万唤,但究竟如何推进,会遇到怎样的阻力与困难,都是难以想象的。学校的“去行政化”不仅在于学校内部的去行政化,也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过多行政化干预,行政权力从教育领域的进退问题,所关涉到的不仅是尊重教育本来特性的理念认知,更是反思行政权力无处不在的又一次体制尝试。必然要面对既得利益的重重阻力,究竟如何化解、何以应对,都将成为考验改革决心的一个重要关口。(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困难的克服与目标的实现,恐怕也只能依靠不断地深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改革”二字是温家宝总理强调特意加上的,因为在总理眼中,教育今后十年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改革。诚哉斯言!教育是立国之本,改革我们的教育,不仅是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更是再造我们的制度环境。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12,423
踩:586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