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石川:以什么样的姿势向大师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9日13:29  黄河新闻网

  8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登门看望了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何泽慧、吴文俊、朱光亚、王大珩先生,向他们献上寓意吉祥和祝福的鲜花,致以深情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就任总理以来,看望科学巨擘、耆宿大贤,已经成为温家宝每年的一项“规定动作”。2003年,看望王大珩等人;2004年,看望吴文俊、刘东生和李国杰;2005年,看望季羡林、钱学森;2006年,看望季羡林;2007年,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2008年,看望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2009年,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今年则是何泽慧、吴文俊、朱光亚、王大珩。每年的一次相约,已经演绎成了美丽的佳话,若干年后,若有人书写历史,这段佳话当不容错过。

  家有一宝,如有一老;国有一宝,人人叫好。温家宝看望这些老人,含有敬老的意味,这些老人年轻的已到耄耋之年,年老的将至期颐之年。但此举显然又不止于敬老,诚如温家宝所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和科学家交朋友。纵观总理和耆宿们的交流,既有日常生活的问候和惦念,也涉及宏大叙事的波澜与壮阔;既可看出老人虽至晚年但爱国情怀依然炽烈、报国之心犹在,也可看出总理对人才培养的渴望、对大师匮乏的焦虑、对科教大业的倾情……

  临花照水,手势苍凉。在体会到佳话的同时,不能不让人有一种沧桑的历史感和沉重的悲凉感。短短几年,这些人中,季羡林、钱学森已经遽归道山。每一个大师的离去,人们都不免隐隐作痛,乃至唏嘘不已,感叹一个时代的远去,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只能仰望而无法触及。人们更揪心的是,世上再无大师!诚然,这一代人,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将他们与国家和时代紧紧连在一起,而他们也在各自所精擅的领域内大方光彩,推动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进步,一旦驾鹤西去,的确让人怅惘而揪心。

  但同时还应该看到,对大师致敬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一,赓续绵延他们的精神风骨。比如求真。被成为“清华其神,北大其魂”的季羡林,有这样一句名言:“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比如淡漠名利,钱学森称,“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再比如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何泽慧,被温总理如此评价道:“您一直那么朴素,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就像是在实验室一样。这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这些的精神气质,在今天多么难得。

  其二,教育改革,让大师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众所周知的“钱学森之问”。其实,钱老已经给出了答案,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对此,温总理心怀戚戚,多次称,“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其三,培植能够培养天才的泥土。其实,单靠教育改革,而撇开其他领域的改革,大师仍然断难涌现,道理很简单,大师的出现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的是拜物教,是过度急功近利,是无孔不入的潜规则……那么大学、研究院也不可能成为净土,大师也难以出污泥而不染。鲁迅说过这样一段话: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天才如此,大师亦如此,大师出现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空气开放与精神自由。

  对远去的大师,我们不必一味唏嘘;对健在的大师,我们不必一味焦虑。对大师来说,也许他们不需要仰望。也许,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个国家变得好一些,民众的未来更可期一些。而对于我们,除了以虔诚的目光仰望大师之外,更应该用社会的全面进步向大师致敬。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12,423
踩:586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