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李一又成了“大忽悠”的代名词,被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仿佛不久前的张悟本。但两点疑问,难以释怀。
首先,李一此前并非名人,为何大家这么关注他呢?第二,从张悟本到李一,我们“忽悠”出产的频率是不是太高了?且忽悠手法单一,无非假学历、语言荒诞、非法经营等,但这样低智商的东西,能有多大市场,值得用这么大的力度去报道?
如果说痛恨忽悠,可我们生活中比这更大的忽悠,又有多少呢?从当初手机的双向收费,到专家们的“自行车污染比汽车大”,从油价和国际“接轨”,到牛根生的“保护民族企业”,从“俯卧撑”,到“缝肛门”……对于这些,我们不都忽略过去了吗?我们不都没进行更深的问责吗?至少不像关注李一这样连篇累牍、妙笔生花吧?甚至,社会道德尺度屡遭挑战,大家不是也很淡定很大度地装太平吗?为什么厚此薄彼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卖药也好,养生也好,都还没发展成大产业,对GDP的贡献有限,至少缺真正的大佬。李一、张悟本能有多少背景呢?曝光他们,至少是安全的。
于是,一个个“大师”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你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好办,我先给您炒作,炒成了名人再曝光……于是,新闻点诞生了,正气感充溢了。
李一、张悟本之流,不过是低档次的江湖骗术而已,不足挂齿。滑稽的不是他们被揭露出来,而是大家都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把这当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拿出十足的专业精神,轮番批驳。在这些批驳中,有的涉及个人隐私,有的涉及道德底线,但只要能表达出义愤填膺的态度,那么,这些就都不重要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吸引关注,二是可以掩盖内心的胆怯。
但,李一、张悟本的危害真的有如此之大了吗?当大家都拿着皮毛说骨髓,这究竟是谁的悲哀?难道,我们社会只能靠不断制造李一、张悟本这样的典型,来获取进步?今天是李一、张悟本,明天又会轮到谁?舆论作为公权力,当它的监督作用只对下有效,只会关注低智商案例时,那么,这样的公共教育的结果又会如何?
这是真正的悲哀:在李一、张悟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家都明白、都自认聪明的潜台词,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就像明代设置谏议大夫,本是未来匡正君过、防微杜渐,但利益当头,人人都知三缄其口,最终形同虚设。居然有人提交了这样“提案”:大臣乘马车,有一公一母的情况,很伤风化,建议下令都用公的,或都用母的……这究竟是太聪明了呢,还是太愚蠢?
不对上,只对下,不对公理,只对个案,不客气地说,这是对舆论监督的误用,长此以往,必堕落为帮闲工具。
这么多李一从哪里来?他们正在被人们挖掘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