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凯莉:“国学天才”报道不存在虚假成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9日08:26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8月27日发表了宋石男先生的评论《“国学天才”只是一个神话》。我认为,宋先生在并未细读该报道的情况下,匆匆下笔千言,加以评论,所述之词不负责任,有诸多不妥之处。笔者希望就此事,进行简单回应。

  《中国青年报》报道提及孙见坤“熟读2000多本经史典籍”一说,引起某些方面的质疑,实际上,这出自记者在孙见坤书房与其交流时,他言及:“从8岁开始,四书五经、各类经史典籍,均每日触碰,及至今日,达到2000余册。”无独有偶,在8月28日中午中央一台《新闻30分》中报道孙见坤事件时,新闻报道同样提及“阅读2000余本经史典籍”。“熟读2000多本经史典籍”一说并非报道失实,可能存在理解上的谬误。

  此外,笔者从未提及8教授称孙见坤为“国学天才”,更未将这个孩子贴上“国学天才”的标签。因此,复旦大学方面对“个别媒体”的指责,有不合理之嫌。实际上,为显慎重,《八名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一文提到“国学天才”四个字,都加注引号。而这个称号,正是来自于几年来孙见坤在舆论、学校中的外号,是人们对他的一种称呼,并非笔者的报道的主观臆造。

  在澄清以上两点误会之外,笔者需要指出宋先生评论中的一个错误。他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解读为“八教授之一”,并对其进行相关评论,这实在十分可笑。康震教授并非复旦八教授之一,他只是与孙见坤在某次国学比赛中有过一面之缘。康震教授通过一名处于教学一线的教授之眼,探讨当今教育制度的缺陷,并且说出他思考已久的困惑。

  宋先生还指责媒体利用陈寅恪之女、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陈美延对于孙见坤的“赞誉”,称陈美延并非“国学专家”,不能作为论证“国学天才”的论据。这纯属误读,在新闻专业报道中,记者有的只是对于客观事实的阐述。

  在采访、写作过程中,笔者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希望孙见坤、复旦大学、陕西省招办,均能发出声音。由于客观原因所限,陕西省招办一直抗拒媒体采访,新闻发言人将手机转移至留言状态。在陕西省招办方面,笔者并未进行宋先生所言的“缺席审判”,只是记录了实际状况。

  8月20日晚7时45分左右,笔者对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丁老师就孙见坤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介绍,同时他强调,这是在自主招生制度下,一所大学与地方招办进行的“磨合”。笔者报道中注明,这是一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内部审议。教授们建议对孙见坤进行破格录取,签署了一封“联名书信”,在本报道中称为“请愿书”。

  这几位教授分别来自历史、哲学、中文、考古4个文科院系。在信里,教授们强调,孙见坤对《山海经》有较深的钻研,具有“培养的潜力”,复旦作为百年名校,理应将这样的孩子破格录取。这封“联名书信”通过招生委员会呈递,由复旦大学的领导小组开会讨论通过。

  几个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对记者轮番说明了这个程序,“8教授建议破格录取”存在文字书信,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笔者向孙见坤等当事人进行了求证,答案是肯定的。至于根据这封联名书信的内容和目的来判断,报道中称之为“请愿书”是否妥当,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结论。

  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我不希望众人将一个在“国学方面存在培养潜力”的年轻学生,置于大众严苛的道德审判之下。希望各大媒体,不要“捧杀”人才,更不要“棒杀”人才。

  笔者最初良好的心愿,实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例,通过客观、严肃的新闻报道,探讨当今普遍适用的教育制度下,另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能性,并期待如何建立一种理想型的制度,来保障在某方面有特长的特殊人才的利益。

  □周凯莉,《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八名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作者。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12,423
踩:586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