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称美军撤离伊拉克致其威信受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20:58  国际先驱导报

  重建帝国威严?

  【作者】叶海林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关于造成4000多名美军阵亡、伊拉克军民伤亡无法统计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结局,用不了多久,下面这句话就会成为“标准”的国际表述——2010年8月31日,历时七年零五个月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结束。因为奥巴马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的那篇时长14分钟的讲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表述是纯粹美国中心主义的,以美国为事件的观察视角和记录基准。战争只是对于美国人来说结束了罢了,而对于伊拉克来说,其实战争远未结束,并且没有人能够预言自2003年3月20日开始的又一轮灾难什么时候能够画上一个句号。就像当年的越南战争一样,1973年1月27日的《巴黎协定》只是让美国人从“泥潭”中解脱了出来,越南人的痛苦却还要在延续整整两年零三个月又两天。

  无论以哪一个节点作为结束,这场战争都注定会给历史学家留下无数的争论空间。就像直到现在还有人拿到博士学位靠的是争辩1941年末罗斯福总统是太聪明且太阴险而故意向民众隐瞒了日军的进攻计划,还是美军情报部门太笨拙太迟钝完全被山本大将蒙蔽一样,相信以后许多年也会有关于到底小布什总统是个骗子还是被人骗了的书不断被摆放在书架上。历史甚至连一个能够获得共识的时间表都无法建立,更不要说能给这场战争下一个经得起后人评说的公论了。

  耐人寻味的是,人们往往是在长篇论述了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之后才会附带谈到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后果。

  至于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后果,除去那些带着所谓“无形的伤口”返回家园的美军士兵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美国看来极其重要在别国看来略显无病呻吟的事情以外,就全球秩序而言,至少有一个后果可能会让美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头疼不已。那就是2000多天的非对称战争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武装到神经的信息化军队能打赢一场战争,但解决不了一个国家重建的问题。在这七年来,全球几乎所有反美行为体(从国家、军事集团到恐怖组织)都慢慢地坚信,可以依靠伤敌八百自损一万的方式迫使美国从自己的地盘上滚蛋。二十一天闪电摧垮萨达姆政权的赫赫武功已经被运回国内的四千具棺材所掩盖。美国军事霸权的心理威慑力明显下滑,而对于一个帝国来说,这就是跌入深渊的开始。

  一个强大的帝国被迫在一个军事力量远不如自己的敌人面前退缩自保,不论是基于痛苦,还是出于厌烦,都将造成帝国威信的下降。倘若帝国不能迅速修复威信,真正的多米诺效应才会不可避免。

  伊拉克战争是不是美国霸权旁落历史进程的关键步骤,取决于美国的国内状况而不是它的对外政策。这一点,奥巴马的认知是很明确的,而美国共和党前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和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格伦·贝克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一次公众聚会上高呼:“今日美国开始远离上帝”。这种空洞的呼喊与其说指向了某项政策——从伊拉克撤军应该包括在其中,还不如说表达了一种对帝国失序的恐惧。他们要求美国重新成为“山巅闪耀之城”,而奥巴马如果不想在中期选举中被摔个跟头甚至直接摔成“跛鸭”,也不能不认真倾听来自美国灵魂深处的这种呼唤。

  美国如何才能“走近上帝”呢?可以重新让世界感受到“美国梦”的吸引力,这意味着接纳更多移民并给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意味着让更多美国人享受其他国家民众难以企及的生活水准——医疗服务以及住房等等,也意味着一张可能高达数万万亿美元的帐单,以及一大堆繁琐的工作。

  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选择,即再打一场以胜利告终的战争,从而迅速恢复美国的威信,将这些年来美国在伊拉克和整个伊斯兰地区的所有郁闷一扫而光。就这一点而言,萨拉·佩林和格伦·贝克其实不是在向耶和华祈祷,而是在召唤战神玛尔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当然会极大地帮助美国人摆脱当下的抑郁心情,但必胜的战场在哪里呢?朝鲜?伊朗?还是在南中国海?奥巴马所谓朝鲜“对美国国家安全、外交政策与经济构成异常重大威胁”、马伦上将关于对伊朗战争计划的“是的,我们有”、希拉里·克林顿的南中国海问题“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在预示着美国打算在这三个地方的某个甚至全部重建帝国威严?

  将近100年前,一位德意志人告诉一位奥地利人“如果阁下不打算用大炮贯彻这项政策,就不要执行这一政策”。或许美国人应该用这句话来测量一下他们现在所有的对外行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12,423
踩:586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伊拉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