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贺鸣林:环境“看家狗”要咬毛贼更要抓大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14:05  千龙网

  国家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近日向媒体表示,环保部门对环境质量负不了全责,环保部门的职责应该是国家环境的“看家狗”,承担有限责任。他将这一论点称为“狗论”。

  以“看家狗”自喻不算新鲜,2005年,时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我是国家的看门狗”,引发观众一片感动之声。其后5年至今,审计署一直维持着“看家狗”风范,年年公布中央部委、重大投资项目的违规支出审计结果,亦贡献了多起腐败大案的重要线索。

  当前,中国环境整体质量仍处于恶化趋势之中。今年以来,环境事故依然频发,如大连海域的原油泄漏、福建紫金矿业的重金属污染、松花江化学桶事件等。在这种背景下,环保部官员提出“狗论”,颇具深意。

  赵华林司长表示,“看家狗”的第一功能是发现异常,向主人发出警告。如发现地方环境质量出现异常,环保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没有汇报,就是环保部门的失职,但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看家狗”看到了小毛贼,会前去撕咬。环境治理不是由环保部门去做,而是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具体承担,全社会共同完成。

  按照某种理解,第一,“看家狗”只负责“叫”,“咬人”是不管的;第二,如果碰见“小毛贼”,“看家狗”可以上前撕咬,如果碰上“大盗”呢,只好由地方政府对付了。如果环保部门只满足于对环境质量负“有限责任”,以此推论,卫生部门也只需负“有限责任”,而无需对“非典”负责;质检部门也只需负“有限责任”,而无需对“三鹿奶粉”负责。反正都有“地方政府负总责”,都有“企业具体承担”,都有“全社会共同完成”。

  在以GDP为核心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体系尚未完全改变之前,有理由怀疑,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的“唯GDP论”,势必助长“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不良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节能减排正在一些地方沦为“数字秀”,有的甚至对医院、红绿灯也拉闸停电。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看家狗”的责任不仅不应“有限”,反而要大大加强才是。

  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套过来用,“狗论”就应该是,不管大狗小狗,抓住贼就是好狗。环保部门把自己比作“看家狗”,认清了环保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笔者建言,为使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协调、持续,环保部门作为“看家狗”,不仅要向主人发出预警,不仅要咬小毛贼,更要坚决抓捕“大盗”。 (贺鸣林)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