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出台的四川省市州目标管理办法,四川省将不再向各市州下达GDP增长指标,而是通过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12项发展指标进行考核,确定各市州年度工作的好坏。其中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等五项指标被特别强调,任何一项出现重大问题,将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该市州评选先进的资格。(9月19日中国广播网)
笔者目力所及,四川是第一个宣布“告别”GDP增长指标的省份。这一步意义重大,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改善民生,都有正面引导作用。
对GDP的追捧,反映的是发展这个硬道理。在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增长的要求十分迫切,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但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牺牲了很多东西,比如环境和安全,比如公平和正义。当GDP成了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就异化为唯GDP主义,甚至出现了“有毒的GDP”、“带血的GDP”。
即使只作为一项经济指标,GDP也是有缺陷的,比如,它无法准确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和创新能力,没有剔除重复和有害的发展。GDP可以代表很多东西,但也有很多东西无法代表。GDP代表不了人均财富、代表不了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更代表不了人民的幸福感。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均财富的增长,也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先要效率再讲公平的做法,也被证明是不可行的。有害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当我们的GDP已经跻身世界第二时候,对改善民生的呼吁、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变得尤为强烈。
对唯GDP主义的反思,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中央也要求,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发展结果让人民共享。但是,“转方式”并不是说转就能转过来的,在很多地方,这一转变并未破题。表面的口号是另一回事,一些地方领导更看重的,还是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土地财政。GDP,也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搞地皮”。
联系目前一些热点事件,这种发展思维仍相当普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仍在不断上马;全民招商的闹剧,还在推陈出新;土地财政指引下的强制拆迁,正在不断上升为悲剧和惨剧;搞面子工程的升迁有路,干民生实事的却被迫“靠边站”。这样的政绩导向,俨然形成了逆淘汰。
因此,要破除GDP崇拜,必须改变政绩考核的标准,彻底抽除地方攀比GDP的动力。对此,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用好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这个抓手,首先就要摒弃以GDP为核心的考评标准,代之以民生标准、科学发展标准。四川省率先走出了一步,期待这种探索能为完善政绩考评制度提供借鉴。
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