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社论:收入分配改革先啃三块硬骨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08:11  南方网

  原题《冲破现行利益格局,收入分配改革才有希望》

  媒体报道,近日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传来消息:针对人大代表和社会舆论反响强烈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随意性大、缺乏法律依据问题,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组织研究拟订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并在方案出台后积极开展相应立法工作,同时对高管年薪以及垄断行业职工工资过高问题,人保部也将会同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在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收入分配改革占有重要比例,“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被作为下一个5年的五大目标之一。其中与此相关的一段表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更被广泛解读为充分展现了执政党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决心。

  收入分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已经是并不新鲜的社会共识。但具体怎么改,从哪一点着手最有效果,却需要慎思明辨。从前几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到现在针对垄断行业高工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无序等问题“动刀”,改革的思路已经呼之欲出,即先从最难的改起。这样一种思路有其充分的合理性,“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央企上缴红利”、“遏制垄断行业高工资”,向来是民意汹涌的焦点,却又在多年的改革动议中迟迟其行,在公众经验中堪称收入分配改革领域中最难啃的三块“硬骨头”,现在先从最难的改起,就好像战场上的“擒贼擒王”,如果精心谋划进展顺利,收入分配改革的其余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但既然被公认为“最难”,欲将其化解自然也必须将解决过程中的种种明险和暗礁一一考虑在内。“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央企上缴红利”、“遏制垄断行业高工资”,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中为什么最难触动?无非因为围绕央企、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当下已经形成了相当坚实的利益格局,格局一旦固定,打破必然困难。而这种利益格局之所以能够形成,又因为此种格局中的最大受益者往往拥有非同寻常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依此逻辑推论,各方话语权、博弈能力如果没有变化,则现行利益格局很难被冲决,现行利益格局很难被冲决,则任何初衷良好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哪怕这种方案会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下来,也有被扭曲乃至杯葛的危险。    

  指出难点,当然不是要消极对待改革,而是一种未雨绸缪。抱定决心,认清困难,坚决推进,再凶恶的拦路虎也不足以阻挡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当前关于收入分配改革,固然可以认为我们不差决心,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杂音的干扰。有一种论调就认为初次分配应充分市场化,我们正在稳步推进的一些收入分配改革措施有向计划经济倒退的嫌疑。此种论调高扬“市场”的大旗,颇具诱惑力并无法自圆其说。作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如果初次分配严重不公,政府在二次分配中即使有税收调节等各种武器,也难以扭转大局,这早已为近几年的社会现实所验证。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改革,不过是对以往伪市场机制的矫正罢了。即使企业亏损,高管天价年薪岿然不动,类似种种怪象,谁敢说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然结果?

  就像“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众多改革一样,收入分配改革恐怕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要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仅靠政府督促是很难奏效的,还大有必要通过立法,在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资本所有者之间建立相对平衡的关系,即使这种平衡可能打破,其中一方也要不失自我救济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既要对现行利益格局有清醒认识,又要有冲破利益格局的决心,更要辅之以果断而坚决的行动,公众也才能真正看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希望。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