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短房:让大学生用好自费买来的大学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12:59  黄河新闻网

  近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出于这样和那样的考量,给大学在校生拟定了不少恢弘的规划,比如让他们利用在校时间学工、学农、学军啦,走访老少边穷或红区啦,带薪实习“三进三同”啦,甚至连植树、给重大活动当义工,也要“倡导积极参加”。

  尽管某些倡导和推行者一再强调,这是建议,不是指令,但显而易见,这样自上而下的“建议”,敢于不遵循的学生怕是不会很多。

  大学生的确需要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民生,问题是,这些规划都要刚性占用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虽然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学时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比较长的,但一些非做不可的事(如英语考级)本已占用了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习时间,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恶劣,许多在校生不得不从大二、大三起,就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做实习,在校学习、尤其专业学习的时间,原本就已经一减再减,“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质量越来越差”已成了社会之隐痛,生计所迫,形势比人强,原本也不能责怪大学生过于现实,如今某些地方、某些学校还要用这样那样的“建议”,继续切割本已所剩无几的学生在校专业学习时间,其效果恐怕和继续给大学专业教育注水无异。

  更应认识到的是,如今的大学生都是自费就读,他们的时间,可是用自己和家里的钱买来的,既然是自己花钱买的,那么学生本人才是这些在校时间的主人,学校也好,所在地方也罢,本不应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存在的“私人财产”用途去向横加干涉。如今4年大学的学费是什么个数,大家心知肚明,这样一个数对于普通中人之家尚且感到吃力,倘是困难家庭,那就更不用说了。花这么多钱咬牙供子弟上大学,无非为了“买”四年在校读书的时间,指望4年之后,凭借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随着大学扩招,竞争激烈,这种悬望原本已变得越来越像个奢望,如果再用这样、那样的“建议”去“分肥”,显然就更不妥当了。

  对社会、对民生的隔膜,在年轻人中是的确存在的,采用一些方法引导、改变这一现状,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现象是青年一代的通病,并非这一代年轻人所独有,更非大学生的专利,一个大学生,首先要珍惜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把“本色”做好,至于接触社会、接触民生,原本就是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感触和体会的,更何况,这种硬性组织出的“社会接触”,是否真能接触到社会真相,也还是个疑问。

  也许有人会说,当年也曾搞过“三学”,北大、复旦等学校更搞过“一年附加军训”,不也没什么。要知道在“教改”前,中国大学生是学费全免,分配通包,有关方面算是先为大学生在校时间买了单,又为大学生离校后的出路包了干,这种制度好坏且不去说,既然买下现在,又包下将来,支派大学生们做这做那,倒也说得过去。如今一方面高教已成产业,大学生学费自理,出路自找,另一方面却绞尽脑汁,要在着实“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大学生在校时间里这剪一刀,那剪一条,满足自己的愿望、规划,而罔顾这些时间真正的主人——大学生们本人的愿望、规划,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怎么合理、也不怎么妥当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