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印斌:清华火灾通报为何轻描淡写

  11月13日凌晨1时,修缮中的清华大学百年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学堂突发大火,北京市调集了9个消防中队的44台消防车现场扑救。3时15分许,大火被扑灭。清华大学通报称,火灾过火面积800平方米左右,无人员伤亡,不对主体结构构成影响。当日下午,清华大学负责人又称,整个清华学堂此次过火面积约3000平方米。(相关报道见昨日本报04版)

  德式百年建筑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根,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精神源地,其珍贵的建筑价值和丰厚的历史信息,怎么估量都不过分。这一建筑居然遭遇大火,实在让人痛惜。清华火灾通报不仅没有流露出一点痛心,居然还刻意强调“不对主体结构构成影响”,未免有些轻描淡写。不知,在清华那里,究竟怎样才算是“影响主体”?

  退一步讲,即便原地重建一幢簇新的清华学堂,原样格局,又哪里能够寻回百年老楼的独特气场、风韵以及历史积淀?清华学堂穿越百年历史风尘,其建筑风貌,也就是俗话说的“味道”,不可复制;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不可转移,百年以降,清华学堂的红色欧式屋顶下,走过梅贻琦、王国维、梁启超、梁思成等等多少人物。当年老校长梅贻琦曾有名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中的大楼即是指清华学堂的德式建筑。拥有大楼、也拥有大师的清华,是一个时代的骄傲。

  在我看来,清华通报刻意强调“不对主体构成影响”,不过是一种“选择性失明”罢了。其对珍贵文物、不可恢复的建筑损失“视而不见”,颇有规避责任的嫌疑。尽管目前尚无火灾原因的确切说法,但是,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清华学堂过火恐怕还是一起责任事故。修缮施工是不是完全合乎古建维修规范?值班人员安排是否合适、对初始起火处置是否合宜?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追问的。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6天之前,北京市文物局刚刚开过文保单位防火会议,6天之后,大火就吞噬了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的修缮工程是为了迎接明年的百年校庆,清华百年是一个大事件。在这样的“大事件”背景下,建筑大火只能是“小事情”,哪怕损失真的很大,也要努力轻描淡写,不影响校庆的“主体”。也就是说,“校庆”才是主体,其他的欧式红屋顶、咯吱咯吱的老楼板、老楼梯,都算不上主体。到时候,彩色气球和红地毯会遮蔽所有这些看似丰富的历史信息。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