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林立,是城市繁华的主要特征之一。不过,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楼火灾的安全危机开始逐渐凸显。上海高层教师公寓的一场火灾,让12名居民葬身火海(截至昨日17点30分),再次触动了居住在高楼的城市居民的神经,同时也为城市高楼防火敲响了警钟。
纵观这场大火,除了居民葬身大火的悲戚和网友给予热切关注的温情交织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对高楼大火的隐忧表示惊惧。从救援来看,上海消防部门的救援速度和救援力量,应该说都体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却无法阻挡12名居民葬身火海,这也凸显出高楼大火控制上的短板。虽然动用了三架直升机和60多辆消防车,但是救援的效果在巨大的火势面前却并不很理想。
尽管火灾是堆放在大楼周围地面的施工材料着火,蹿上大楼四周的脚手架所引起,主要还是人祸因素。但是12人死亡的代价,同样也隐藏着高楼防火的先天不足。而要终结高楼大火的隐忧,从上海高楼大火的沉痛代价中,我们理应反思:该如何构筑高楼的“防火墙”,并将其深化为公共安全的重要命题。
实际上,随着城市高楼的日益增多,高层建筑防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日渐进入公共安全视野,美国的“9·11”事件以及央视新址大火就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因为高楼竖向通道的“烟囱效应”以及高空气流的作用,大火在高层建筑上很容易迅速蔓延,加之不合理的高层建筑设计,一旦引发火灾,火势将难以得到控制。而高层逃生所需时间较长,加之救援云梯高度不足、直升机救援条件较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凌厉的火势中抢救高层建筑上的居民,确实存在着很多先天不足。正因为这样,高楼大火几乎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的“先天之痛”。
但是,先天不足、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意味着公众就应该承担这样的安全隐忧。生命的代价告诉我们,无论存在多大的技术瓶颈,这个“人命关天”的安全命题必须提上议事日程。而要克服高层火灾的“先天之痛”,归根到底还是集中在两点:一个是预防,另外是救援。
就预防而言,此次大火起因是高层建筑外墙修缮引发的火灾,这就警示我们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各种项目的施工应该有完善的防火制度和预案,央视新址配楼着火也是缘起工地着火,但遗憾没能引起人们对工地用火安全的重视,才致使此番悲剧的上演。这次生命的代价警示我们,应该注重复杂城市环境下的施工防火安全。
而在救援上,主要是救援和自救两方面。为了防止高层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美国有袖珍降落伞、日本和英国研制了滑梯和充气滑道……这些都告诉我们,进行技术升级和高层建筑防火环境设计在救援中的重要性。而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也理应设避难层。此次大火中有不少居民采用湿毛巾遮住口鼻等合理的自救手段避险,这是一种进步。但这也提醒我们,在高楼时代,知识和演练的普及范围不能仅限于学校内和理论中。
上海高层居民楼的这场大火,敲响了高层建筑防火和救火的警钟。唯有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直面这次火灾造成的深痛代价,通过提前预防、升级救援设施和提升居民自救能力,才能体系化地构筑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绿色防火墙,终结高楼大火的“先天之痛”。这,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起码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