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联考组合系统应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为考生多次、多机会自由选择高校提供方便
继清华等7所高校成立自主招生联考联盟后,日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高校宣布,2011年7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而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学校也在酝酿结盟联考。
尽管联考的具体操作办法将等教育部今年发布完自主招生办法后才正式公布,但这些自主招生联盟都以“一次考试,盟校互认”为共同“卖点”,可谓形成了多元化竞争的均势。
尽管依然需要回应“跑马圈地”、“掐尖游戏”等质疑,但应该看到,在维持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权威性、科学性、严密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两个自主招生联考格局的形成,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来说,应该说大方向是对头的。
从2003年开始,针对“大一统”、“一刀切”的高考制度积弊,国家允许部分高校实施有限“自主招生”,但由于自主招生比例小、报名资格弹性大、信息不透明等弊端,不仅没能有效革除传统高考应试化的弊病,而且随着自主招生院校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考生应试负担反而大大加重,出现了“考生四处‘打飞的’被动赶考”的尴尬局面。
今年,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交大、南大首次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采取三个模块,即考试包括通用基础测试、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基础测试由学校联考,而特色测试和面试则由各高校组织。这种联考模式,无疑是对分散化自主招生加重考生应试成本弊端的修正和完善,但由于联考没有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参与面小,改革推进力度有限。
从数十年高考“大一统”,到近十年来自主招生“小松动”,从今年部分高校独立联考,再到明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联考对垒竞争格局的形成,沿此方向走下去,可以预见,中国高考制度将探索打破“一刀切”的格局,在多元联盟自主招生竞争格局中,逐渐建立“全国学业水平测试+高校独立自主招生”的新模式,从而使中国教育最终走上“公平育人有效选才两不误,高校与学生双向对等自由选择,成功路径和机会多元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在大方向上,今后高校自主联考模式改革似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首先,联考不应是集团垄断封闭性的,在清华、北大两大联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发展全国、地方、特色院校等不同层次的联考组合系统,形成更加多元开放竞争的格局;其次,各联考组合系统不应相互排斥、恶性竞争,应该以学生为本,在考试时间、选校规则上,最大限度为学生多次、多机会自由选择高校提供方便。等到时机成熟,不同联考系统可以彻底摆脱“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传统模式,真正发展成为类似发达国家的独立考试评价体系,各高校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考试信誉,自主选择参加哪些联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