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平:“管控”挡不住登山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14:05  新闻晨报

  两天前,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要成员的一支登山队在黄山风景区迷路。得到求救消息之后,黄山市相关部门派出救援队前往搜救。目前18名登山队员全部平安归来。不幸的是,由于山陡路滑,参与搜救的民警张宁海坠崖遇难。

  复旦大学学生聚集到一起,献花燃烛悼念遇难民警。同时,大学生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也在校园内外引起广泛讨论。据报道,此次活动组织经验不足,未带向导,户外活动新人也未能接受足够培训,值得检讨的地方很多。事关生命安全,反思很有必要。

  我相信学生中的讨论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但是从报道出来的情况看,似乎主要倾向于“加强管理”,而且是权力部门的管控。比如一位学生说:“户外探险本来就具有危险性,事先应向学校有关部门、社团报备,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一位青年教师则认为,学校社团有必要出台规范约束成员的行动。

  这些言论体现了一种权力迷思。但凡有事故发生,全社会从上到下都喜欢说“加强管理”,致使它成为一种偷懒的思维定势。管理本来也是复杂的事情,但是在这种说法中往往简化成对权力的依赖。以为只要向有关部门、社团报备了,危险就会远离。最简单的办法是因噎废食,干脆改为申请制度,不批准或者少批准,甚至把校门关起来,学生们肯定个个安全,就算出事也不会发生在黄山。

  我完全赞同学校社团应该有规范条例来约束成员的行动,但是对于喜欢登山的人来说,社团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提供好服务,而不是限制其行为,除非规定只有会员可以登山。社团限制太多,人家可以不入会而去登山。你不能说社团成员的安全才叫安全,非社团成员遇到的危险不叫危险吧?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人类遭遇的所有危险中,到底是经过权力部门组织的多呢,还是人们自发行动的多?我也希望有人能够统计一下,在历来迷路遇险的登山者中,是经过组织批准的社团成员多,还是背包“驴友”多?

  登高是一种渊源有自的活动,有着深刻的自然、心理和社会的动因。尤其是对于身强力壮、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登高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正好是挣脱约束、挑战自我的一种实验。“加强管理”的惰性思维,跟这种活动的意义背道而驰。我怀疑很多年轻人不懂得应付陌生环境,正好是他们的成长中管理太多的原因。

  那么是否不加强管理,就只能放任生命置于危险处境呢?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是,无论是否登山社团成员,也无论是否大学生,都一视同仁的生命教育、个人管理教育和抗风险能力教育。一个人遇到危险或者制造危险了,我们不要老是去想他的行动是不是经过组织批准,他是不是某个社团的成员,是不是临时工,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青年,有没有登山或执业的许可证,而是要想他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他是否充分意识到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他有没有应对危险的能力?假如他没有,社会给他提供了怎样的支持?他是否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这些支持?假如受到足够的教育,一个人并不需要组织管理,就可以独自判断外出的风险,并知道事先如何准备,遇险时如何求救。

  民警在搜救遇险者的过程中牺牲,的确是一件大不幸事,人们应该悼念。获救者通常会因为自己的冒险而感到歉疚,但是,不应该因此而对获救者进行责难。谁也不希望把自己置于绝望的险境,而无论什么原因,遇险求救都是公民的权利。对于遇难民警的最好悼念,是学校和社会各方都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和服务的职责,而不是产生管控的冲动。(作者为资深媒体人、评论家)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