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社论:公车改革就是要削减既得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07:53  南方都市报 [ 微博 ]

  因为治堵,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公车上。最近连续传出三个相关消息:先有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已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或全部取消,但随即发改委对此进行了“辟谣”;另有消息称,由国管局牵头联合工信部、财政部等七个部门负责修订的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基本会签完毕。根据该修订方案,正部级官员配车标准或降至35万元以内,而一般公务用车则被限定在1.8升排气量及16万元以内;作为改善交通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规定“本市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

  在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大功告成的当下,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之所以让国人苦恼,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公车及其派生的三个问题:公车数量太多而且档次都还不低;公车私用早成家常便饭;公车滑向特权车常常只有一步之遥。公车问题的实质很简单,它就在民众基于生活经验而编排的打油诗中,也存在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预算公开和限制三公消费的议(提)案里。而就在近年,一个叫吕建福的公民,冒着危险拍下了大量公车怪象的视频,公众通过这种直观而又集中的呈现方式,一个答案已呼之欲出:中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要由纳税人供养的公车,不在预算源头上进行防堵,不限制公车的购置和使用,特权肆虐、腐败滋生、挤占大量社会资源就是一种必然,治堵也很可能是空谈。

  问题的症结看得很清楚,并不意味着解决起来很容易。而不容易的要害在于,在公车改革的目标一度显得颇为游移。公车改革16年了,据说也想过不少的办法,采取过很多的模式,成效如何呢?最近媒体引述专家的判断是,“公车改革16年无头绪,每年支出已近2000亿”。很多看上去很美的办法、往往也经过周密论证的模式,为何最后只能归于“无头绪”?只要看一看这些所谓办法、模式所针对的对象就明白了。无论是“货币化改革”,还是“集中统一管理”,在过去公车使用中受益群体的利益都没有受到冲击,甚至还涉嫌借改革之名,增加自己的利益。     

  “改革就是要触动既得利益”,在这一口号下,不少涉及人群更多、影响更为深广的改革义无反顾地推行下去了。检讨得失的时候,人们在一句轻描淡写的“改革肯定会有阵痛”的空洞安慰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公车改革就无法触动既得利益呢?不仅如此,认真回顾一下就会知道,这么多年的任何改革,有一个群体的利益几乎从来就没有被触动过,更谈不上削减利益。   

  应该明确,公车改革就是要削减既得利益,因为“既得者”所享受的利益已经够多,在公车改革的问题上,他们理应让渡出部分利益。如果在改革之前,对此未做好准备,所有的改革恐怕都会继续“无头绪”下去。从这个角度看热议中的新一轮公车改革的措施,实在难言乐观。“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充其量只是维持现状,而不是削减既得利益,更不用说这一纸规定是否有在执行中被权力架空的危险;官员配车标准下降,好像有了一点“削减既得利益”的影子,但业内人士即称,因为汽车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迅速,价格下降幅度也很大,这个新方案“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革精神,基本还是维持原来的实际使用标准”。更何况,据消息人士透露,即便是这个看上去跟原来差别不大的“新政”,仍然遇到了一些阻力,能否推出、何时推出,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为了治理拥堵,虽然存在很大的民意反弹,但看样子限行、限购等针对私车的措施会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而对耗费公帑无数的公车连其数量都讳莫如深,现在拿出一个并无实质意义的“改革新政”也要遭遇层层阻力。这种比较让人们的心情没法不沉重起来,它甚至会被认为是现实的一种隐喻。着眼于削减既得利益的公车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公众为此已等待了近20年,难道还要继续考验他们的耐心吗?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