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鸣:逆向的特务和密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15:33  廉政瞭望

  逆向的特务和密探

  ◎文_张鸣

  专制的王朝,多实行特务统治。比如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特务密探四出,朝臣的一举一动,莫不在他们眼里。有的密探甚至还混入朝臣家中做家丁,把朝臣私下的牢骚话都给举报了。在莫名其妙中,某些人的脑袋就搬了家。显然,这是一种我们常见的特务统治:至上而下的刺探情报,让朝臣人人自危。但是,在过去的帝制时代,还存在一种反向的特务和密探,是臣子们用来打探皇帝情报的,这些特务和密探,就是皇帝身边的人。越是受皇帝信任的人,成为逆向特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话说秦始皇一次远远看到丞相李斯招摇过市,仪仗盛大,就顺口说了句,哇,好威风的丞相!第二天再看李斯过街,居然轻车简从。聪明的皇帝马上知道昨天的话被泄露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始皇帝,没有心情和功夫去辨别谁是李斯的探子,马上下令把昨天身边的人一个不落全部杀掉。后世的皇帝,像秦始皇这样的狠角色毕竟不多,所以,皇帝身边始终活跃着一群受了朝臣收买的探子,干特务的买卖。出镜概率最高的,就是宦官,即我们后来所说的太监。

  说起来,朝臣这样做,多少有点不得已。在一个皇帝说一不二、且君威难测的时代做官,如果对皇帝的意图一无所知,还必须要张口说话,实在有点风险。毕竟,能够硬着头皮听难听话的皇帝不多。反过来,如果事先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提前就顺着皇帝的意思说,再加点补充,好处则是大大的。一个个高官,就是这么爬上去的。皇帝身边的女人,没人敢接触,也没法接触,所以,皇帝身边的阉人,就成了香饽饽。为何过去的王朝始终有宦官专权这回事?一方面是皇帝信任,另一方面则是群臣宠着。晚清挨骂最多的太监,就是李莲英,但李莲英还真的就没干过以往宦官干过的坏事,什么干政整人这些勾当,甚至连大臣的坏话都不曾说。他唯一干过的不怎么样的买卖,就是替朝臣们打听了一点西太后老佛爷的好恶,时不时露一点口风。

  皇帝信任宦官是有原因的,因为皇帝以为“无后则无私”。还有一个原因是,皇帝几乎是被太监从小带大、伺候大的,在人情冷淡、甚至危机四伏的宫墙内,和太监有着比自己爹娘和兄弟姐妹还亲的亲昵关系。但是皇帝没有想到,自己亲密的身边人,往往成了朝臣用来打探、甚至操控自己的特务。而且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改变不了这种“被特务”的现状。自己打探群臣,自己也被群臣打探,内部的情报战无时无休。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当今政坛会出现“身边人”现象。只要做了领导的“身边人”,似乎就分润了领导的权力。而且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搞一言堂的领导的“身边人”,权势就越大。当然,跟古代一样,“身边人”的存在,最大的作用,还不是口衔天宪、借权谋私,而是自上而下透露消息。

  如今,很多领域仍然吃的是“政策饭”。一个政策可能让人血本无归,也可能让人一夜暴富。而政府的政策,往往可能以人治的方式出台,领导人的好恶,常常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只要事先了解了领导人意图,往往就可以事先布置,能得到什么好处,真是没法说得明白。总之,好些靠政策发家的人,唯一的法宝,就是消息灵通。现代社会,信息就是金钱,就是权力,就是一切。所以,凡是能接近权力核心的人,无论地位多低,有无制度规定的权力,都会成为人人追捧的宝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中国没有事情可以保得住密。保密法规定得再严密,惩罚力度再大,好些秘密迟早都会泄露出来。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