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报社论:商场集体“高端化”脱离本真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13:27  上海商报

  上海“两会”甫一结束,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打造“时尚购物之都”的集结号即刻吹响。

  随便举三个例子:其一,凯德中国宣布在长宁区建造上海同城第二座来福士广场,占地逾6万平方米,总投资96亿元;其二,昔日老牌的友谊商店迁址普陀区重新盛装开业,但“新友谊”彻底放弃“大众化路线”,主打高端礼品、收藏、古玩、珠宝等高端奢侈品零售;其三,时尚化装修重新营业不满两年的天山商厦再度歇业装修,未来“新天山”也将跻身“顶级”之例。颇让人不明白的是,天山商厦首次装修前走“平民路线”,生意兴旺令商厦笑得合不拢嘴,首次装修后改走“中高档路线”,生意惨淡到度日如年,没想到二次装修进一步瞄上了“奢侈路线”。

  上海商圈变迁,商业业态演变,首先是市场和资本力量在起作用,其次是级差地租产生正向或反向促推,市、区两级商业规划甚至于城区功能规划也对其产生正反促推作用。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属市场选择结果,似乎不必令舆论大呼小叫。

  如是,人们很难反对商场纷纷选择高端化,也很难反对商圈升级再升级。不过,商业业态递进及商圈升级都不能脱离市场本真需求、真实购买力及城市大多数市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按《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2010-2020)》,上海市区两级商业中心要达到145个,其中市级12个商圈,个个都被定位于“时尚高端消费”。再则,上海总共19个区县,未来中心城区黄浦、卢湾、静安三区有可能合并的消息也已被搬上报章,上海层层叠叠的商业中心是否会出现谁也吃不饱的问题?

  对照本市“十二五”规划,新一轮上海商圈升级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匹配,打造“时尚购物之都”系国际贸易中心商业分领域的阶段性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上海欲铁心走出一条发展“全球型商业”和“全国型商业”的路子来。

  然而,在上海的雄心之外,高端商业业态已严重过剩也是不争事实。上海刚借助浦东开发开放打开“计划镣铐”之初的1992年,零售商业面积400万平方米,2010年则超过4000万平方米,人均商场面积已破2平方米,大大高于真正称为全球购物天堂的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可是,上海目前人均收入无论同上述四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座比,却都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一座城市包括大都市大多数市民的购买力,毕竟是决定该城市商业业态的决定性因素。这应该是一个常识。

  上海社科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先生认定,上海中心城区商业业态集体向高端消费群体看齐,无形中将普通市民赶出了商场。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事实是,与20年来上海商业“被高端”化过程相伴随,超市、大卖场业态也随之壮大,成为吸纳“被赶”普通市民日常消费购物的最大去处。为何全球零售大鳄沃尔玛、家乐福等在中国利润最高,在中国又数上海利润最最高,答案也许与此大有关联。

  上海确立“两全商业”的发展路子勇气可嘉。但前推25年,上海的确系全国购物中心,可为什么这20年间上海零售商业面积扩容10倍还多,竞相走上“奢侈路线”,但零售商业在国内占比却一路下滑,至今未能遏制?这究竟是市场的重新培育仍需漫长时间,还是上海商家的市场定位、商业规划和政策取向未能准确对号入座,开发商、经营者、行业商会、政府相关部门当共同探究。搞明白了原委,要改还来得及。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