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戎国强:微博时代更须言论慎独

  这几天,有两起“微博事件”比较吸引眼球,一是“护士微博”,昨天有后续报道称,在微博里说“请您等我下班再死”的汕头一家医院医生李某,已经表示道歉。

  另一起是央视国际频道(中央四套)新闻主播鲁健的“粗口微博”。2月22日,因为对“第二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该评选活动以评“最差电视”为己任)的评选结果有不同意见,鲁健与一些网民发生争论;24日晚,鲁健在微博上大曝粗口,尺度之大令人咋舌,与其荧屏形象大相径庭。电影金扫帚奖的创办人程青松在微博上反问鲁健:“你央视主播不知道这里有未成年人吗?”一个多小时后,鲁健删除了两条微博。25日凌晨鲁健又发微博致歉:“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一时的不冷静如果伤害了谁在此表示歉意。对此事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但保留对金扫帚奖的个人观点。”

  冷静下来鲁健才想到“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但粗口已经收不回来了;可能李医生也忘了或忽略了这一点,才把微博写得如此活色生香。有人替李医生叫屈:半夜里不想起来,这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她在微博说了出来,被大家看到了,才倒了霉。如果她不说,谁也不知道。

  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对类似的“祸从口出”,人们通常都会觉得,说和不说,对当事人来说没有区别,有区别的仅仅是结果,是对他人的影响。果真是这样吗?

  如果有一个人,某个值夜班医生或护士,内心的想法,伴随思维的言辞,都和李医生相差无几,但是她或他没有说,那么,就要问一句:他或她为什么不说出来?李医生会毫无顾忌地这样说,说明她没有预料到会引起众怒,“没有预料”的根本原因,则是她的道德意识和公众的道德准距离太大;正是因为心里没有道德底线,才会如此口无遮拦;而换个人这样想却没有这样说,说明他或她心里还有谱,嘴上还有把门的,怎么能说是一样的呢?“言为心声”,古人不会无缘无故生造出这句话来的。

  鲁健说“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是对的,非个人空间,就要考虑影响,考虑社会效果。但是,如果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私下里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只要公开场合注意一点就行了”,那就会误导人。试想,一个人,要在两种人格之间来回切换,频繁地变换脸谱,谁吃得消?一个人能装一时,装不了一世;可以装一事,不可能事事都装;最终还是要以真面目示人的。

  如果是名人、公众人物,装得越久,装的效果越好,装不下去的时候,结果就越惨。如果是普通人,知道你的人不多,但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交际圈坏了名声,混不下去,没人理你,也是很难受的。这样看来,古人说的“慎独”,真是很有道理。独处时能遵守道德准则,洁身自好,就不太会在公众面前出乖露。

  在各种各样的人当中,最不能允许的,或者说危害最大的,是掌握公权力者的“装”。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用该局党委副书记程四喜的话说,“平时看起来忠厚老实,一点逃跑的迹象都没有”,装得很成功,把近亿元财政资金“装”到了国外。对公权力者,除了提倡“慎独”,更要公开,把“装”的空间压缩到最小,既挽救了一些可能犯罪的官员,也维护了公共利益。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微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