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曹林:从被终止资格的人大代表看代议制民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5日09:39  中国青年报

  曹林

  每年的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开幕前,都会向社会公开一份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其实,本届人大代表的名单,早在换届年就由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和公布了,为什么每年还要公布一次呢?因为每年都有代表变更情况。2008年2月时确认的代表是2987名,而截至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979人。

  通过“代表变更”这个信息窗口,能看到不少有意味的新闻,并能对我们的代议制有更深的了解。

  代表的变更,涉及罢免和代表资格的终止。其主要依据是我国选举法和代表法中规定的几个条件:1.任期届满;2.死亡;3.丧失国籍;4.地方人大代表迁出或调离本行政区域;5.辞职被接受;6.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7.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去年两会后补选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主要因为一年来地方高官的变动甚是频繁,当官员迁出或调离本行政区域造成代表空缺时,一般就会进行补选。比如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原先是江苏省委副书记,2011年初调湖北任省长后,被补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还有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都是在这一轮高官调整中新补选的全国人大代表。

  频繁的高官调整还涉及人大代表的辞职。倪岳峰近日任福建省副省长后,辞去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这一辞职既考虑到职务变动,更是遵守宪法的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同时担任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职务。

  “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而被终止代表资格的,全国人大似乎还没有,但地方已出现过。比如去年7月,湖北襄樊两名市人大代表就因无故缺席代表大会被依法终止人大代表资格。湖南省祁阳县也因此终止了两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无故缺席在地方人大比较严重,全国人大会纪较严,媒体聚集,且比较重要,无故缺席比较少见。

  北京团全国人大代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今年因工作原因再次请假,这也是他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连续3年缺席全国人代会。请了假就不算无故缺席,虽连续缺了3年,但并未终止其代表资格。请假的代表应该不少,人大应公开较详细的考勤记录,公开缺席名单和缺席的理由,由选民们考量。

  代表变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因违法犯罪而被罢免的代表,这种变更最能彰显代议制的制度特点,体现选民和选举单位同议会的关系。

  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个别代表代表资格的报告,终止黄建华、罗金保、张克强和沈长富4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4人都因违纪违法。依据选举法,罗金保、沈长富、张克强分别在其选区北京、重庆、广东被罢免,并将罢免决定报告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由其终止代表资格。可能因为违纪行为相对不是太严重,黄建华走的不是罢免程序,而是其本人辞职,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过半数通过接受其辞职请求后,依法被终止了代表资格。

  翻阅人大史,八届全国人大之前被罢免的代表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政治原因和作风问题上;八届全国人大后被罢免的代表渐渐增多,且主要集中在腐败上——由此能看出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不过罢免多是由党组织或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少有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出,且都是违法犯罪后的“走程序”,打的都是“死老虎”,缺乏真正意义上源于选民意志自下而上的罢免。

(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