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听读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颇有感慨,这是一份“民有所呼,国有所应”的报告。此前,温家宝邀请企业与基层民众进中南海议政,与网友“面对面”的炉边谈话,以及近期民众热切关注的民生内容,在这份报告中几乎都有翔实、具体的体现。
谈到成绩不自矜,说到问题不回避,规划未来不虚夸——初听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突出的印象。
由于是被外媒称为“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回顾与展望的时间跨度,不限于去年与今年,而长达前后两个五年,显得尤为厚重深远。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路途中极其关键的时期,如何评价、规划这前后两个五年,是本次“两会”的重要职责,而政府工作报告是这个职责的具体体现。
谈到成绩不自矜。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时,篇幅不长,用词朴实,不事张扬,用诸多具体的数字和事实说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念及这些成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国内汶川、玉树、舟曲等自然灾害频仍的艰难困苦中取得,13亿国民有理由自豪。
谈到问题不回避。总理坦诚披露过去五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8.9%,并未回避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速这一情况。并且坦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谈到未来不虚浮。一项项承诺,犹如军令状,有具体的目标,以方便代表、委员和人民监督实行。除了GDP升速大幅下调,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上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整治办法。比如,教育经费占比要达到4%,更平白地要求今年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并醒目地将民生问题纳入对地方领导的问责机制,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两会”之前,各地两会及各路媒体都热闹地“让幸福飞”,“幸福”成了热词。温总理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实在而具体的承诺、措施、方略,焦首煎心,殚精竭虑,想方设法,要让“幸福”落地,而不仅止于在天上飞。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规划了中国发展目标的转型,确定了未来五年中国的面貌,归结到一个焦点,就是中国已经努力做大的这块经济“蛋糕”,要妥善解决一个突出问题——蛋糕的分配,即如何让国民最广泛地共享改革成果。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全体国民倍感关心的切身利益,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稳定、中国国民走向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举世瞩目、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
从这个角度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肩上的担子,堪称前所未有的沉重。希望他们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