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全国人大预算委主任高强前天表示,将在今年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民间所谓“三公支出”是指公费出国、公车消费、公款吃喝。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温家宝回答网络提问时认为,“三公消费”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
去年3月1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地方财政改革论坛上透露,“预算改革要加快步伐,希望公款消费、行政经费和项目建设的资金明细表明年公开。”从吴晓灵到高强所体现出的态度越来越明朗,这也使得公开“三公消费”第一次有了具体的时间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管束公款消费最根本的在于两条,第一是公开透明,第二是民主监督。
“三公消费”始终撩动舆论神经,也是民众评判政府时最易采用的论据。不过迄今为止,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给出这三部分支出的准确数据。200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间接透露,全国的“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1/3。这个数据被广泛引用,可是纳税人对详细的“三公消费”仍旧不知情,要求公开的呼声从未中断。
从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些表态分析,公开的进程与预算改革的进展挂起钩来,由于统计方面的技术问题拖延了公示“三公消费”的进度。例如因为统计口径、标准等不一致,预算科目比较粗,不够细致,这一方面会导致统计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反证对“三公消费”的管理非常粗糙。财政的现实令其不能对公款消费“自圆其说”,公开将影响财政声誉,这大概也是忌讳所在。
当然,“三公消费”的公开与否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务,更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直观地反映出部门对公款利用的合法、合理与否,这对行政系统无疑是一个极大挑战和考验。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行至今,行政公开的质量不尽如人意,这也是“三公消费”难公开的大背景,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不管是财政的技术问题或是部门的态度问题,不公开本身就是隐患,已经对大众舆论造成了伤害。民众被迫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三公消费”只有零星的信息透出,这根本无助于行政公信力的产生及维持。保守估计,北京公车数量有70万辆,广州有20万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每一次都能带来舆情震动,这就是不公开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只有公开才能消除负面的影响。
从总理到市民,对公开“三公消费”有共识。在中间执行环节如果出现“梗阻”现象,为大局计,也只能逆水行舟,但求成功。既然已经给出了确定时间表,在此前提下,用切实行动去纠正信息不对称的行政举措应当更迅速些。温家宝总理说这事关整个反腐败,即便往小处讲,起码利于官民互信。公布时间表预示着良好的开端。
遏制“三公消费”不受控制地扩张,信息完全透明公开只是起点,民主监督力量能以各自的方式产生积极效果才能带来长效治理。广州曾经因应社会询问主动公开部门预算,以表率之举进行大胆尝试。可也应当察见的是,当媒体和民众推动预算公开达到一定程度,比如遇到某些关键节点,仍然需要诸如人大等权力机关的大力呼应。说到底,人大拥有激活财政公开的最高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