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印斌:谁来归还孩子们丧失的童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3:58  中国青年报

  “我们没有周末,全市几乎所有的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种补习班,没有童年和童趣。”3月7日,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列席的全国政协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宣读了一封简短来信,它是北京市中关村小学一名学生所写。信中批评了时下小升初电脑排位政策的变味,认为这种做法给小学生及其家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中国青年报》3月8日)

  一个小学生的童年如果塞满了奥数、英语考级,塞满了从小学三年级就提前开始的升学准备,塞满了小学生本不应该关心的拉关系、送礼,这样的童年当然没有什么童趣可言。然而,这又是时下许多小学生都无法绕过的门槛,除非你不想上一所理想的中学。这是一场将整个家庭都裹挟进去、欲罢不能的人生竞逐,难过的又岂止那些总是穿着不合体校服的小小童子。

  当初小升初取消考试时,舆论颇多溢美之词,认为小学生直接、就近进入中学,既祛除了学生备考的负担,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不过,很快,那些中学就找到了比升学考试更厉害的“选拔”。于是,奥数、英语等各种培训班迅速出现,小学生们又被绑上了校外培训的战车。而且,“上班”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不少孩子就进入了为“小升初”做准备的考级考证阶段。

  是家长心急吗?如果大家都不去抢着拉关系、送礼,都不去参加什么形形色色的培训班,不就天下太平,小学生不就真的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和童趣了吗?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设想显然是荒诞的。其一,在义务教育还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小学生们只能以牺牲童年和童趣的代价,博取一张进入名校的入场券。这样的情形不独北京为然。媒体报道,10多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始终未能达到4%。这就使得教育经费始终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所以,减轻小学生负担,根本之策似乎并不在于取消入学考试,而在于应该从根本上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加速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其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愿景,需要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只是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比如说,经费投入之外,能不能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管理的有效提升逐步缩小各学校之间的差距?差学校的差,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缺钱,更多的是缺管理、缺责任、缺校园民主。校长是不是称职?教师是不是合格?管理是不是到位?在办班挣钱与履行教育责任之间,学校如何取舍?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其三,家长逼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更多的是社会风气的暗示和驱使所致。那里边,不仅有为孩子的未来预作安排的考量,更有对于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竞争的习惯性反弹。大家都去参加培训班,都去拉关系,置身于这样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下,很少有家长能够保持淡定。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美好的、人性的,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噩梦。陷身于小升初惨烈战争之中的小学生,理应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和童趣,生命初始阶段的本真不应该为外界强力扭曲。把周末还给小学生,让童趣重归童年,孩子们已经说了很久了,剩下的,是大人们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了。

(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孩子 童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