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评论:要科学理性对待自然灾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8日18:52  北京日报

  日本大地震震惊世界。强震与海啸,给日本造成巨大损失,震后福岛核泄漏危机更加剧了一部分人的恐慌,这种情绪甚至蔓延到亚太周边地区,远达欧美。我国部分地方还出现了抢购碘盐、碘酒等现象,更是令人觉得莫名其妙。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自然从来不献媚”。巨大的自然灾害,再次映照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渺小、脆弱与无奈,极大增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但对此渲染无谓的恐慌,却并不可取。赫胥黎在《天演论》中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思想: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园艺过程”,而自然界进行的“宇宙过程”则是反园艺的。这两个过程交错向前,体现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不断抗争。实际上,人类既不应对自然肆意妄为,又不可屈服于灾害的恐吓,尽管风雨会不断摧毁人类的“苗圃”,但是人们还应当有信心、有能力让“生活的园林”变得更美好。

  无谓恐慌的蔓延是一件比放射性物质扩散更可怕的事情。它带来的不只是一些荒唐行为,更有一系列心理的负面连锁反应。比如,由于对灾害的过度恐慌,现在有一种舆论在质疑,究竟该不该发展核电。在德国、法国等地甚至爆发了反对核电站的示威。核电,是造福人类的清洁能源之一,仅仅因为日本发生了泄露就对核电发展道路进行否定,显然是因噎废食。就像不能因为汽车会造成交通事故,就不再使用汽车一样。我们不可能简单、偏激地“一刀切”,断然否定我们创造出的一切,但我们一定要、也一定会寻求改变,在安全与发展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历史证明,伴随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每一次打击、每一次教训,人类都会总结与反省,试着去寻找某种规律,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学会冷静、科学与理性。每次大灾过后,总会出现漫天谣言,各种既找不到出处、又明显有悖于基本科学常识的小道消息通过各种方式疯传。比如这次,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核问题,思考如何把核危险最大限度地关在笼子里,但在互联网上和手机短信中却来回传播着一些毫无科学根据的流言、谣言,各种说法编排得有鼻子有眼,加剧了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情绪,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应有的混乱。

  遏止荒唐的流言、平复无谓的恐慌,人人都有责任。这里头固然需要有关部门保证信息及时公开,做好核安全知识的科普工作,让公众看清楚事态的发展以及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准备,更需要公众有科学的态度、理性的头脑,少一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盲从,改一改人云亦云、听谣传谣、起哄架秧子的不良习气。

  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从来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理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自然灾害为我们展现出人类生活面临的种种潜在风险,但人类文明的脚步却并不会因此而停滞不前。让我们心怀敬畏之心,抛却无谓恐惧,在对灾难的反思中继续前行。

(编辑:SN021)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自然 灾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