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社论:“瘦肉精”丑闻不能回避问责与惩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1日07:05  南方网

  双汇“瘦肉精”事件还在继续发酵,问题产品在陆续召回,对部分涉事人员的追责也已经开始,由国家相关部委组成的督察组正在当地进行督导调查和问责工作。赴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官员日前向媒体表示,“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瘦肉精”事件暴露出整个监管链条上的缺陷。

  “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点出了抽检这一备受争议程序的某些现实困境,诸如为什么不能做到全部检测,以及全部检测所带来的成本计算和承担。翻检几年前广州关于“瘦肉精”检测的讨论,问题也一直围绕在抽检时间普遍较长、高昂成本谁来承担等环节上,有关部门曾向公众表态将抽检率从原来的5%上升到20%。但不能被模糊的关键在于,事态恶化到现在这一地步,是抽检程序本身导致的吗?被披露出来的“瘦肉精”问题是否能够靠提高抽检比例来解决?

  众所周知的一点常识是,即使现在通行的抽检程序,只要按照正常的统计学规律来操作和进行,迅速及时地查出问题并且作出快速反应,不应该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难点,抽检的科学性依据也在于此。要命的是,发现问题的那些地方,现有的抽检程序根本就形同虚设,甚至已然成了权力寻租的温床。而所谓的监管链条也不仅是什么漏洞的问题,现有监管设置倘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也能够对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起到起码的防御作用,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到现在这种局面。完善监管程序当然是必须考虑的思路,但这不该成为日常监管失职、职能部门枉法的挡箭牌。完美的制度设计可能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这丝毫不能成为推脱责任的理由。

  围绕抽检程序乃至整个监管链条,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在这些天里有过多次表态,其措辞颇值得玩味。某地农业局官员就在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农业部门和质检部门之间其实不存在衔接不良的问题,因为有以“联合整顿”为名的专项工作组长期运行,各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经常“联合发文”、“联合检查”,最后的结论居然诡异地归结为“养殖户的责任”。足够滑稽的辩解丝毫无法掩饰监管乱局的诸多不堪,涉事企业以及驻地职责部门,在这个时候抛出几个基层办事人员来顶雷,所要逃避的其实仍旧是公众对其所应承担责任的追究。被发现问题的地方,是否也有类似的部门联动程序,在这样的程序中是否也存在一把手牵头的设计,如果有,那在出了问题之后便没有理由搪塞,完全应该按图索骥地被追究。问责与惩处要追到根源,不能够回避任何应当承担责任的部门和官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在于,因媒体曝光而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专项排查,必须要走出特定品牌以及特定目标的狭隘范畴,目光不仅应该盯着双汇和瘦肉精,在该类市场中的其他品牌也应该成为被调查和检测的对象。媒体曝光只能透过个案来反映普遍问题,但案件查处却不能只针对被曝光的个案来定向纠正。昨日河南省有关部门首次通报抽检结果,就提到了对央视新闻频道“曝光了的”养殖户进行了查封。这种完全按照媒体曝光路线进行的定向打击和查处,是否全面的,能不能确保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整体安全?其他地方、其他肉类品牌以及没有被媒体暗访到的其他养殖企业,是否也存在与双汇同样的问题?所谓彻查,不仅是针对个案的应急处理,还应当是以点带面的通盘反省。

  当然,即便已经在媒体的先期调查中查出问题的企业和商贩,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回访检测中依然存在“上紧下松,排查走过场”的情况。曾经在摄像机镜头前承认使用瘦肉精的当事人,在当地有关部门紧跟而来的检测中居然就查不出问题了。按理说应该严格起来的检测程序,即便是在全国都盯着的时候也可以走过场,如此不堪的监管乱局,如何让公众对终究还要日常化起来的监管程序寄予太多期待?起码的信任无法留给彻查的表态,这可能不是一个企业的道歉、某个行政区划内的严查可以消弭的危机。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或许真的是一种滑稽的好感,但上升到社会层面的信任抑或不信任,终究都会有因可循。具体到今年这么一场“瘦肉精”丑闻,信任的重建可能就需要从对个案责任的到位追惩开始,不姑息,不逃避,更不能留有情面。

(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瘦肉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