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国庆:为什么空袭是法国牵头美国断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08:40  环球时报

  多国介入对利比亚进行的军事打击,由法国挑头,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以往,这种事都是美国领头干的。而奥巴马在巴西的表态,更是让人觉得美国这次是有意后退,给法国“领航”创造条件。

  法国这次“领航”在前,倒是很符合萨科齐的行事风格。萨科齐首先贸然与利比亚断交,然后又觉得卡扎菲大势已去,迅速承认反政府力量,结果没想到的是,形势判断严重失误,反政府一方“意外”落在了下风。为了避免反政府武装被卡扎菲政府军彻底击溃,萨科齐近期可谓是寝食难安,以可能的最快速度促成了联合国 1973号决议,尔后指令法军率先对利比亚动武。

  更进一步地,萨科齐这样做,也是避免给民众留下笑柄,从而影响大选。同时,萨科齐也希望此番打击成功,会使民众意识到,他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是值得继续信任的爱丽舍宫主人。

  从地缘政治和历史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也有一定意义。在西方大国中,法国是距离利比亚最近的,而且上个世纪还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多年,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告独立。石油当然也是法国的利益所在。如今,法国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而如果法国能扶植反政府力量上台,则很可能会得到“战后”更大的“能源分红”,这对法国能源业发展及国家的能源安全都很有意义。

  不仅如此,萨科齐此举还有利于缓解法国国内矛盾,至少萨科齐是这样认为的。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尽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法国总统讲,发动战争风险高,可能是要流很多血的,但萨科奇还是执意而为。利益所在,刀山也要上。

  相比之下,加拿大等国要“单纯”许多,它们更多地是从所谓人道主义救援和树立国家形象的立场出发,尽管这样做最终受损较大的可能还是利比亚的平民。美国的私心就更重一些。一方面,美国不想在这种事关“人道主义”的事情上落后他国,但也不想冲得太猛,法国牵头可谓正中下怀。另一方面,奥巴马坚称美国不会出动地面部队,是担心再现伊拉克战争的尴尬。而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也不支持其深度卷入。

  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和阿富汗战争的纠结,也使得奥巴马对利比亚问题缺乏足够的热情。更何况,奥巴马政府内部已经发生了严重分歧。据美国媒体透露,白宫对是否军事干预利比亚分成两派:支持派以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为首,反对的则以国防部长盖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等为代表。

  这种内外矛盾,使得奥巴马坚持着两个清晰的原则:如果美国必须牵头,他不希望使用武力;即便进行军事打击,他也无意派遣美军地面部队。由于法国这次牵头发难,使得美国不得不跟着上战场,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美国更希望法、英等国能冲在前头,而自己则扮演提供后勤支持的角色。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袭击发生后五角大楼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保持有效领导,而是选择以合适方法向盟友转交战争领导权。

  奥巴马在巴西对随行记者说:不要搞错了,今天我们是一个广泛联盟的一员。这种甘做“一员”的提法,在过去若干年内是十分罕见的。为了表现这种团结和代表性,奥巴马在三分钟的声明中六次强调国际社会对使用武力的支持,强调美国是与“广泛的联盟”共同行动,包括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伙伴,此前白宫还特意征询了国会两党领袖的意见。这一切都意味着,利比亚之战,美国是甘心做法国的后盾了。

  至于军事打击的前景,损失比较小的,是卡扎菲低头,或者反政府武装在多国部队的支持下控制利比亚。令人担心的可能还有,利比亚重温当年南联盟的噩梦。(作者:张国庆 北京青年报)

(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