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大限度地压缩“用人腐败”的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9日12:0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最大限度地压缩“用人腐败”的空间

  本刊评论员

  围绕周森锋公示的后续效应也提醒有关部门:公示的信息应更加详尽,公示的内容应该列出提拔一个官员的理由,公布考察情况。那种“惜墨如金”式公示与百十来字的人事任免新闻,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需要

  2011年是“换届之年”。根据党章、有关法律和中央统一部署,从现在开始,省、市、县、乡四级党委自下而上进行换届,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工作也陆续展开。其中,31个省区市各级党委换届工作,到2012年上半年全部结束。

  当此关键时刻,中央下决心严肃换届纪律,针对个别地方发现的一些带有苗头性的问题,从快从严查处,对违反换届纪律的典型案件,严厉惩戒,及时通报,以儆效尤,以形成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强大威慑。

  4月11日,中组部会同中纪委在京召开严肃换届纪律新闻发布会,对两起违反选举纪律案件进行了通报,其中包括本刊一月前首发的“突被免去太原市长职务”的张兵生。

  在这个引人注目的发布会上,中纪委和中组部明确了换届工作的“高压线”,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反规定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干扰破坏换届选举工作等五个方面的触线者,将一律严肃查处。

  为确保换届风清气正,从4月开始,中纪委、中组部将派出督导组赴各地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不间断地对地方各级换届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将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山东明确提出换届纪律“十不准”,广东提出“三大准则、八项纪律”,山西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防止发生违规用人、“带病提拔”等问题。

  这一系列行动和措施都表明,在这次集中换届选举中,中央下决心向用人上不正之风宣战,最大限度地压缩“用人腐败”的空间。

  用什么人、怎样用人,是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关系人民根本利益的关键问题。可以说,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上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腐败与不正之风,追根溯源,都与用人有关。而管好用人权,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就成为反腐败的一大要务。

  正因为如此,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多次强调,要“全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他还特别指出,“对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选拔标准要更高,公示范围要更广,审核把关要更严”。

  换届期间是用人领域违规和腐败问题的高风险期,也是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的大好时机。在严肃换届纪律的同时,更要切实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体制机制。程序透明、阳光操作,从候选人的确定、投票选举各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用人上的违规与腐败,就无藏身之地。

  比如,拟提任干部的公示,就是一种很有效的程序透明。湖北拟提任“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就是由于拟提任干部公示后引发网民“围观”和舆论关注,省委组织部进而回应质疑,比较详细地列出周森锋拟提拔的政绩理由、考察情况和推荐得票。这就表明,提拔前严格公示是接受监督的重要环节,而民众与舆论也积极参与监督,接受监督、回应质疑,是程序透明的重要一环。

  围绕周森锋公示的后续效应也提醒有关部门:公示的信息应更加详尽,公示的内容应该列出提拔一个官员的理由,公布考察情况。那种“惜墨如金”式公示与百十来字的人事任免新闻,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需要。

  程序透明、阳光操作,才能确保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落到实处,才能打破小圈子、切断利益链、杜绝小动作,让买官卖官者现形。

  对公众和舆论的质疑,应逐条公开、逐一回应,不能允许“质疑由你质疑,好官我自提拔”的情况发生。严格遵循民主程序,才能发挥监督的威力。程序透明,才有权力制约机制的生效,才能避免权力失控,才能让腐败弄权者无机可乘。

(编辑:SN002)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