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晨报:应该像服务高考那样服务南科大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7日10:16  辽一网-华商晨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近几天关于高考的新闻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媒体建议市民减少驾车出行以有利于考生顺利赶赴考场,还有媒体建议就近安排考场或者将高考日期调整到周末以使考生更加方便。同往年一样,会有不少市民怕影响高考生休息而自觉减少夜间噪音,政府也将在交通等方面给考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高考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体谅得如此细致入微,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在关心高考上已经形成的一种担当。在这样的氛围下,关键岗位上的人们不敢掉以轻心,那些不小心影响了考生的人们也会受到全社会的指责。

  全社会齐心合力重视高考,不仅仅因为高考对每位考生的命运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因为高考生们本质上还是一群孩子,他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呵护。

  然而,同样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南科大的45名“教改小白鼠”没有得到如此多的体谅与支持,反倒要面对来自有关方面的压力。这份压力不仅与高考有关,还与改革有关。

  从一定程度上讲,对于朱清时这样的改革者而言,他们的处境也同样如参加高考的考生一样脆弱,其所坚持的改革之于中国教育的关键性,并不啻于高考之于考生。他们比任何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帮助,因为南科大的成败关系的不仅仅是朱清时及他的45个学生的命运,也关系了教改乃至中国教育的前途。

  但是,显然全社会在帮助和体谅改革者上缺少对待高考一样的担当。高考之所以万众瞩目,无非是因为这一考试对于考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南科大的教改显然代表着一种进步的教育改革方向,这样的改革有理由同高考一样受到礼遇和支持。

  那些在关键岗位上能够决定改革命运的部门和人们,对于改革的前途自然负有普通人所无法匹敌的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应该有着和支持高考一样的担当。

  不仅仅教改,如今中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少改革进程都在经历着各自不同的“高考”,比如说“三公预算”的公开、公车改革的推进等等,他们都需要全社会的体谅和支持,尤其需要关键的部门和个人负起责任。

  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可能多一份支持就能让他们多一份前行的勇气,多一份鼓励和信任就能给改革以更大的空间,多一份帮助就能让他们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否则,改革的道路无疑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或许,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像鼓励高考考生一样,对他们说上一句“加油,你不是孤独的”。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