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汤嘉琛:印度网站为民间反腐提供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08:53  晶报

  汤嘉琛

  印度有个名叫“我行贿了”的著名网站,半年多时间记录了万余条腐败信息,涉及印度19个部门和347个城市。在这里,人们可以放心自如地曝料自己遭遇的贪腐事件,每一则匿名信息都是一封举报信,为相关部门提供着反腐肃贪的线索。据媒体报道,印度交通部长拉奥是该网站最忠实的粉丝之一,他曾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处罚了20余名手下。

  “我行贿了”网站创始人斯瓦提的团队表示,他们开设这个网站的初衷,是想考察一下印度的腐败到底有多严重。他们相信“人民的力量可以遏制腐败的蔓延”,让公众都来记录身边的腐败故事,可以增加官员贪腐的风险。

  其实在我国,虽然未必如“我行贿了”这样直截了当,我们也不乏类似的网络反腐案例。曾轰动一时的温州“703”论坛就是个例子,这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论坛,却曾先后曝出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出国不归,温州一批干部低价拿房,地方领导出国旅游等一系列猛料。然而,这样的案例似乎仅此一个,别无二家,中国民间反腐的困境可见一斑。

  这种困境并不难理解。毕竟,在盘根错节的腐败网络面前,反腐面临着显而易见的风险。如果徒有民间反腐力量的一腔热情,而那些不法分子即使贪腐行径昭然若揭仍能逍遥法外笑傲官场,甚至借助手中的公权力打击报复举报者,谁还敢追求那一分微薄的公平与正义?

  反观印度民间反腐网站“我行贿了”的成功,其秘诀固然在于为网友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让大家可以自由交流如何拒绝贪腐之徒的索贿要求,但细究起来更离不开两个关键的要素:其一是为信息提供者建立了有效的保护机制,免去了他们扮演“反腐斗士”的后顾之忧;其二是职能部门与民间反腐力量及时而积极的互动——对于网友来说,最有效的正面激励,莫过于自己提供的线索“绊倒”一两个贪官污吏。

  但对照我国的境况,就不难找到民间反腐力量式微的原因。一方面,举报者的安危难有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评出的十个反腐名人中,有九人都遭到了打击报复;另一方面,我国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反贪机构,纪检部门也多次号召公务人员接受网络监督,但在近几年的公开报道中,一些被举报的官员最终得到的惩罚却极为轻微,有些人甚至不降反升,或者等风头一过就到异地重新任职。

  凡此种种,都让民间反腐人士望而却步。这种沉默反过来又助长了贪污者的嚣张气焰,变得更加贪婪和肆无忌惮。

  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民间反腐与官方反腐本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民间反腐因其草根性、低门槛、弱风险等特质,具备更为深厚的民意基础,而勃兴于网络的微博转发等技术,更有可能极大地激发普通民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一旦像印度那样形成风气,这种原始质朴的正义感,将是支撑网络反腐和民间反腐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当然,要突破民间反腐的困境,徒有百姓的“一头热”还不够,最起码的要求,是我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向印度学习,能拿出接受监督的诚意。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