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财经评论员
原定于今天公开发行的中小板新股八菱科技,因无法满足20家询价机构参与的条件,不得不于日前中止了其IPO(新股首发)程序。此事作为标志性事件,揭示出目前新股发行制度对市场的危害和市场对沦为“抢钱市场”的新股发行的厌弃。
八菱科技IPO的失败,是我国资本市场重启IPO两年来首次出现。由于在两年前重启IPO时,管理部门提出了“市场化”的原则,对于此次事件,舆论普遍将其解读为市场的胜利。其实,因市场不认可而被迫停止新股发行已有多次,只不过此前往往由管理部门为了救市而叫停,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这次则是公司的主动行为,从这一点来说,确实可以视为市场的胜利。但我们更要追问:市场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两年前IPO重启时的市场化原则,只反映在新股发行的定价上,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即市场能出多少价,发行公司就可募集到多少钱,同时,管理部门牢牢把握着融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审批大权。这样一来,就使这种市场化出现了严重的偏向,有幸通过审批大门的公司事实上得到了行政权力的背书,可以和保荐机构勾连在一起,在市场化的名义下圈钱,以至资金严重超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严重背离公司基本状况的发行定价自然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它们上市以后,不仅迅速跌破发行价,且对交易市场造成严重的资金抽离,致使交易市场行情日趋低迷。两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一路高歌猛进,尽管交易行情跻身于全球最差之行列,但发行市场的融资额度却轻松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市场成了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反差只能说明,我国目前的IPO是一种假冒的市场化,不仅损害了交易市场,也会损害发行市场。现在,以八菱科技的失败为标志,市场开始形成对IPO的倒逼,表面看是市场的胜利,但它是以投资者两年来付出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因此,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市场的“惨胜”,“损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双输”。
一个真正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行政审批必须退出。从我国资本市场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一蹴而就地达到这个目标还缺乏条件,行政审批尚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然如此,IPO定价的“单兵突进”就显得过于冒进,必然沦为在市场化的幌子下大肆圈钱的一种活动。
显然,如能对IPO定价有个公认的标准,八菱科技按此标准定出符合其公司实际的发行价格,这次IPO就不至于失败。如果我们只是以为八菱科技IPO失败是市场机制的胜利,而不对发行机制进行深刻反思并推动改革,那么,发行市场将依然陷在抢钱潮里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