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嘉波 (资深评论人)
外交表情丰富起来,外交才能主动,外交工作的回旋余地更加宽阔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中越南海争端持续升温的敏感时期,弹丸邻国越南的表现真是越来越差劲。不仅越南军方鹰派人物公开叫嚣要打败中国海军,“强大的越南海军”竟然也不顾劝阻,坚持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在南海地区制造敌对情绪和紧张气氛。
越南当局何以如此有恃无恐?何以如此强硬自信?分析家们认为,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越南人私下笃信:“不具有攻击性的中国外交”肯定一如既往地不动声色,不会理睬越方的挑衅,也不会采取“相应的外交行动”。因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表情”是单一的,也是固定的——保持克制、礼让容忍、绝不用兵。显而易见,越南当局误读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及“绝不诉诸武力”立场和原则,将北京保持克制的“外交面孔”曲解成忍让、默许和软弱。
保持克制、不动声色——在一些国家看来,当与中国有关的外交事件发生时,中国外交的表情几乎是固定不变的。中国不会怒火冲天,不会“兴师问罪”,不会还以颜色。一些国外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指出,近年来,在引人注目的众多与中国有关的外交事件中,中国的表现一般都很被动,忙于回应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没有“攻击性”的中国外交表情显然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一些热爱中国的国际友人也会发出疑问:中国为啥要“隐藏能力、假装弱小”?为啥一定要“降低姿态、委曲求全”?为啥要“隐藏内心涌流的激流”?为啥不可以“实话实说、锋芒毕露”?
外交虽说不是舞刀弄枪,但也不能总是恭恭敬敬。如果南海有我们的核心利益,有我们不能放弃的立场和原则,我们怎么可以只用“保持克制的表情”去面对意图阴险的挑衅?谁说我们不可以义愤填膺,一脸怒容?谁说我们不可以义正严词,咄咄逼人?
我们软弱吗?假如我们真的软弱也就罢了,问题是我们并不软弱。儒雅的背后是实力,温驯的外表后面是一腔激情!我们信奉“善战者不言战”或“先礼后兵、仁至义尽”,但是,这样的生存哲学在国际上怕是曲高和寡,孤掌难鸣。不错,解决复杂的领土争端,需要冷静和克制,但是当对方气焰嚣张、有恃无恐、死命抗衡时,只用一种不动声色的表情接招怎么能行?!如果我们适时地丰富自己的外交表情,人家或许就会减少做蠢事的可能性,人家的判断失误或许可以得到纠正。一句话,我们不能让表情单一的“绥靖政策”误已害人。
中国外交的表情不应只是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情,同时也该是解放军及中央各部委、企业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表情。这个表情同时也包括专家学者的意见,媒体民众的呼声及鹰派人物的言论。中国的外交表情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包容的。外交表情丰富起来,外交才能主动,对方才能读懂你的心思。呆板僵硬或是其他千篇一律的单一面孔不仅毫无魅力,而且很可能会导致他人对你的误解、误判、误读。当外交表情丰富起来时,外交思想、战略、方针、政策及工作方式也会随之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丰富的外交表情意味着外交战略更加深远,外交工作的回旋余地更加宽阔,外交官更能进退自如,国家利益更能得到全方位的维护。
外交也是内政。我们的外交表情不仅要顾及外国百姓的心理感受,也要考虑本国民众的“情感舒适度”。在中越南海争端问题上,该示好时示好,该愤怒时也该绝不含糊。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