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傅小强:退与留的战略考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4日07: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国总统奥巴马22日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计划,这是继2009年宣布增兵3万、出台阿巴新战略后,美对阿战略的再次重大调整。

  美国要“退”,是大势所迫。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话来说,“塔利班游击队可以不输则赢,而美国则是不赢则输”,阿富汗战争已成为一场赢不了又拖不起的战争。退出是必由之路,问题在于如何“可控退出”和确保既得利益。阿富汗战争也是一场耗不起的战争,每年军费高达千亿美元,而阿富汗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才不足百亿,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如何减少战争成本和耗费,向一场低成本的反恐战争转型,也是美国要退的现实考虑。

  美国击毙本·拉登,为其撤减兵力和调整阿富汗战略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本·拉登之死使美国国内的复仇情结缓解,反恐战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国内厌战情绪上涨的情况下,撤减兵力可谓顺应时势。另一方面,拉登之死也从侧面说明了阿富汗已不再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主要庇护地,这为美国调整“后拉登时代”的阿富汗战略提供了依据。近来,美方与阿富汗塔利班就和谈加紧接触,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将原来制裁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名单一分为二,为其实施和谈策略及促使塔利班与“基地”剥离提供可能。

  奥巴马宣布撤军,主要着眼于国内政治考虑。两年前宣布增兵时,奥巴马就承诺要撤军,及时兑现诺言有利于总统形象。今年先撤1万、明年再撤2.3万的安排也是颇费心思,既可保证有足够兵力应对阿富汗地面形势,不至于让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和两年来的军事成果出现逆转,又可使奥巴马在明年总统大选前显示“一诺千金”的魄力。

  美国要“留”,也是大势所需。经过在阿富汗战场的10年摸索,美国发现阿富汗有两个“不可为”:一是帮助阿重建不可为,在阿建立“西式民主”只是幻想,即使美军再驻扎10年或20年,重建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二是争取阿民心不可为,阿富汗人民不可能转向驻扎本国的外国军事力量,历史上也没有此先例。因此,转换思路以低成本、低代价方式谋求“留”,已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

  近来美国在这方面颇下功夫。首先,美国正在争取与阿富汗政府谈判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条约,力图以法律形式保障美在阿驻军权利和既得利益。其次,美也加强了在阿军事基地的建设投入,以巴格拉姆、坎大哈等基地为核心,编织地区军事基地网,一些工程项目的合同建设周期早已超出2014年底的移交日期,长驻之心昭然。再次,美国已计划今年10月底之前使阿安全力量超过30万,逐步增派军事顾问,转向反恐特种作战,降低直接参战部队数量,最终达到“以阿治阿”的目的。此外,美国还拟加强地区国家协调机制建设,以减轻周边大国对美在阿富汗的战略疑虑,推动大中亚战略发展。

  总之,表面上看美国在阿富汗推行的是“退出战略”;实际上,美仍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和巩固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长期驻军的考虑并未改变。此次撤减兵力只是策略调整和战术考虑,不是退缩,更不是完全退却。美对阿的掌控力度并未削弱。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