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勇:地沟油“检测不出”何谈食品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30日08:08  珠江晚报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市场上充斥着地沟油,记者暗访多家地沟油黑窝点后发现,这些黑窝点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规模生产,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更可怕的是,经过多年技术“升级”,地沟油的外观和品质越来越像正规厂家的色拉油。这些足以乱真的地沟油,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一些颇具规模的地沟油加工厂甚至已经存在了十几年,宣称“什么牌子的油都能做”。在天津,一家工厂的负责人更是声称他们各种证件齐全,不怕检查,甚至通过了QS认证。(6月29日《京华时报》)

  面对越来越泛滥的地沟油,监管和检测方面的水平却令人心寒。在监管上,市容、城管、工商、质监各管一摊,导致黑心厂家有巨大的空子可钻;而在地沟油的检测方面,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给出的说法是:目前还没有检测地沟油的有效办法。一个尴尬的例证是:记者将一批地沟油样品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其中两瓶样油的检测结果竟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

  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没有预防问题发生的手段,地沟油泛滥就是如此。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曾说,我国每年有300万吨“地沟油”流入餐桌。现在,连超市里贴了“QS”认证标志的油都有可能是地沟油,还有什么油能放心买、放心吃?而“目前没有有效办法检测地沟油”的说法,则更让人产生巨大的无力感——无法检测,就意味着监管基本上是空白的,除非监管部门能够出现在地沟油制作现场,否则,你有什么证据说人家做的和卖的是地沟油呢?

  以假乱真的地沟油,正在形成一场新的食品危机,但检测手段的严重滞后,却让我们在这场正在逼近的危机面前束手无策。每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我们总能发现食品安全标准滞后这个原因——比如当年的苏丹红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是因为这些危险的添加剂不在检测范围之内。

  每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总会促成相关领域的检测标准提高。现在看来,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小修小补,已经无法筑起食品安全的大坝。苏丹红之后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之后有一滴香、一滴香之后有瘦肉精、瘦肉精之后又有地沟油,谁知道下次冒出来的又是什么?无法检测的地沟油,分明在提醒我们,与其对黑心厂家口诛笔伐,与其呼吁尽快提高食用油检测技术,不如从这个危机出发,全面审视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上的不足。当食品安全标准终于能够高标准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吃得放心”对国人来说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赵勇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