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乔子鲲:三公消费早公开顺大势得民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8日04:35  京华时报

  三公消费本身就是民意的聚焦点,就是民心的聚散点。更何况在大势之下,既有中央政府的汇总数据,又有个别中央部门的率先示范,更有社会公众的灼热目光,三公消费越早公开越主动,反之则越被动。

  6月已过,公众期待的中央部门公布三公消费的信息大餐没有着落,等来的只有一个中国工程院,在7月6日发布了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此前只有科技部公布了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众多中央部门集体爽约,这令公众不解。

  难道三公消费的数据很难统计吗?统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吗?不至于。6月30日,中央政府履约,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三公支出情况。经财政部汇总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消费支出合计94.7亿元。有各部门的具体开支,才有财政部的汇总。这表明,各中央部门的三公消费数据很清楚,或许只是不愿意公开罢了。

  有人认为,中央部门不公布三公消费是有担心,怕数据一公布,立马成众矢之的,引起舆论质疑为什么消费这么多。而本部门的三公消费开支,大多因袭前例,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非短期内能调整下来。进退犹疑之间,还是不公开为妥。等什么时候把三公消费减到合理范围之内,再行公开不迟。

  公众的这种猜测,只是一种基于人之常情的揣度,未必合乎具体实际。但就中央部门到期爽约这一点来看,确是有负公众期待,实乃失信于民。公众愿意相信中央部门不公布事出有因,更热情期待中央部门能尽早公开三公消费具体情况。

  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其实并不过分。公共财政开支的公开透明,是一种大势。社会发展有这个时代要求,公众关切有这个知情需要,舆论监督有这个着力点。公众所以如此关注三公消费,正是因为这笔开支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公众深知血汗钱来之不易,也明白“开门七件事”,政府也有正常开销,只是希望能够把不该花的留下来,把能节省的钱省下来。

  当公众把目光投向三公消费,三公消费本身就是民意的聚焦点,就是民心的聚散点。早公开得民心顺民意,迟迟不公开,则先自在民心上失了一分。更何况在大势之下,既有中央政府的汇总数据,又有个别中央部门的率先示范,更有社会公众的灼热目光,三公消费越早公开就会越主动,反之则越被动。

  其实,公开原本就是推动工作进展的重要一步。顺势而为,结果往往会比预料的好,工作的阻力往往会比预料的小。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现实因素,如果是必须的花费,则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就不会怕见光,而且见得理直气壮,见得科学得当。如果不是必须,未公开时,其必须的理由固然充足,一旦公开,所有必须的理由都会自动退去,所有非必须的开支都会自动压缩,因为这种开支理不直、气不壮。这就是公开的魅力,阳光的威力。这种局面又何尝不是中央部门所愿意看到的呢?

  是以,我们期盼更多的中央部门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当好表率。

  相关报道见昨天A06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