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社论:“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应尽快明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07:12  新京报

  公众想看到“三公消费”,并不是想看一个枯燥的数据,而是要据此监督相关部门“花得合不合理”。制定“更详细”的公开标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保证公开“三公经费”有章可循。

  尽管既有国务院的三令五申,又有民众的翘首期待,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仍然好像如“挤牙膏”一般,一是公布的部门还很有限,二是已公开的信息还不够详细。

  “三公经费”应当尽快公开,这已不需要再讨价还价,在一些部门已经陆续公开的情况下,现在更值得探讨的应是“怎样公开”。

  对于那些拖后公开的部门,公众无疑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因为越是靠后公开的部门,就越有时间去汲取其他部门的经验和教训,用更详细的数据和细节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科技部率先公布“三公经费”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而最近公布的中科院,已经是以《“三公经费”情况说明》的形式予以公布。中科院说明了下属的预算单位数量、人数,还有各项费用的大致用途等。公众可以据此推算出,以在职人员62278名计算的话,中科院人均“三公经费”支出约为4610元。

  这些数据和解释说明的提供,有助于公众判断该部门“三公消费”合理与否。因为“情况说明”里还特别解释,其拥有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有的分布在人迹罕至之地,野外考察用车支出就较多,所以针对超过千万的公车消费,网友并没有一边倒地指责,而是对这样的支出到底多不多展开了一些争论。

  公众想看到“三公消费”,并不是想看一个枯燥的数据,而是要据此监督相关部门“花得合不合理”。如果没有详细“说明”,单纯的数据就有可能被舆论持续“围观”。

  国家文物局此前公布的201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比2010年增加两倍多,就遭到了舆论的强烈质疑。现在国家文物局解释:2010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本来是152.87万元,决算为48.32万元。数据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有7个与我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支出相应减少。

  国家文物局能够及时回应质疑,“弥补”信息公开的不足,这种对民意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这样的理由公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可以倒推的是,如此重要的信息,如果当初和“三公经费”一起公布,公众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质疑和猜测。

  财政部已陆续公布了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和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公众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整体情况已有大概了解,现在迫切需要知道的是各部门具体是如何使用的。各部门如果还只是简单公布一个总数,而不对各自的数据详加“说明”,无疑有敷衍民意的嫌疑。

  “三公经费”公开,这是第一年,对于如何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确实还没有明确的标准。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再次强调,“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那么,制定“更详细”的公开标准,也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保证在下一轮公开“三公经费”时,做到有章可循。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