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于世界人口日前夕接受专访,分析广东人口形势,并透露广东省已正式向国家提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
广东是在综合考虑10多年低生育水平、“单独可生二胎”政策对人口总量增加影响甚微等现实因素后,提出的这一申请。从申请依据来看,目前广东面临的人口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同样值得关注。
今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7390万,为13.4亿人,远低于此前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家总量突破14亿的预计;十年内年均人口增长为0.57%;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
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凸显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口老龄化不仅突出体现在人多地少矛盾明显的沿海发达地区,全国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人口老龄态势,“未富先老”的局面可以说正在临近,这一问题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已在一些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上有所显现。可以看到,伴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同地区用工荒的出现,对人口红利是不是快用尽的忧虑越来越多,“刘易斯拐点”概念也被频繁地提及;0-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也使人担忧中国未来劳动力的供给问题。作为社会最小组成单元,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式给年青一代带来沉重的赡养负担。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问题,亟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保障医疗政策的长期跟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性可能还会加剧。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面,则是长期以来人口过多的基本国情。面对复杂的人口形势,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即使是细微的调整与变化都所系甚大,因而必须是严肃而审慎的。此前有消息称一些地区将作为二胎政策试点,这一信息一经传出便立即受到广泛关注,但很快它们又被予以否认。争论也长期存在,一些人认为放开二胎存在人口反弹的危险,一些人则表达了适度开放“二胎”的必要性。
对人口变动形势的不同判断,因而在人口政策方面出现不同意见,这很正常,但我们需要澄清一种对人口的偏见,这种偏见将人视为食物和资源的消耗者,人口越多意味着资源消耗越多,从而把人当成负担或包袱。我们认为,人是主体,人是发展的目的,对人的价值的最高确认,应成为公共政策的起点和旨归。生育政策的确立与应变,即在于寻求人的价值体认之下可持续发展的适宜道路。
本次广东的试点申请能否获得国家批准,结果尚不得而知,不过它确实说明,在人口形势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人口政策具有很高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