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涵:应对暴雨,排水不如蓄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0日07:24  新京报

  ■ 北京论坛

  立交桥增设雨水调蓄池,代表理念的转变———暴雨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利用的资源。

  上月的一场暴雨,北京立交桥积水问题重新引起关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近期在调研中要求,新开发项目一律建设雨水蓄集工程。相关部门和专家正在研究具体标准等。(见7月19日《新京报》)

  今夏北京多雨,城市频遭水涝之灾,市民对于排水系统多有抱怨,对此,有关方面一再表示尽快改善。不过,把暴雨尽快、尽可能多地排出城市,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月25日,那场暴雨后的第二天,北大教授俞孔坚开车经过清河和玉泉河,发现尽管暴雨雨量非常大,但这两条河仍然缺水。城市过分依赖人工排洪系统,河流已不能帮助发挥作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已经丧失了。

  雨水没能流向河流,也没能流进占北京市总面积50%的绿地。水利专家向立云感慨,为突出城市景观,北京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了地面。可事实是,“如果绿地能比路面低20到30厘米,就可以吸收200到300毫米的降水”。

  这就是我们城市让人痛心的现状。一方面严重缺水,不惜一切代价四处调水,另一方面,却以水满为患,拼命地排洪,任由清亮的生命之水白白流失。

  我们总在谈先进国家城市的排水管道,可是,却忽视了他们的蓄水能力。日本东京和大阪街头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雨水可以轻易地在此汇聚,渗入地下。在更多的国外城市,蓄洪池等集雨工程早已成为城市常见的基础设施。

  好在,相关部门终于有所醒悟。立交桥增设雨水调蓄池,代表一种理念的转变———暴雨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可资利用的资源。然而,需要紧盯的不仅是立交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恢复萎缩的城市河流、湿地的生命力,让自然水系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如何给城市的绿地广场“减高”,发挥集雨、滞洪的效果。

  别把城市暴雨灾害都归咎于排水管网,尤其对北京而言,城市的建设格局已基本定型,再对排水管网动大手术,不仅难度极大,耗资昂贵,耗时也将漫长。对此,南昌投入数十亿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却仍无法摆脱城市积水之困,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应对暴雨,排水不如蓄水,在打通城市的“下水道”之外,重建城市健康的肌体功能,让城市与水和谐相处,其实更为重要。

  □韩涵(媒体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