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曼:中国铁路运营必须公开透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6日09:47  环球时报

  陈  曼

  受动车追尾事件影响,25日高铁概念股集体下挫,连带两市各板块纷纷走低。同时,这起追尾特大事故让铁路安全问题被提到一个空前高度。当然,由于调查工作结论尚未公布,我们还无法对此次事故的具体因素给出分析,也自然无法对具体的安全制度完善给出建议。但是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安全必然会成为铁路部门今后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基本市场制度才能够确保安全被长期贯彻落实。

  如果单纯从人性本身的特征而言,一个系统是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错误的,所以,除了在执行落实阶段要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之外,能否把安全保障因素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笔者看来,相关铁路部门恰恰就是在这一环节上需要认真反思,其中的要点就是在技术选择、市场开拓方面必须要公开透明,用市场机制的自发淘汰功能确保安全最优。

  在此次动车事故出现之后,有媒体发现在很多与铁路相关的市场领域中,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机制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在本次列车事故中,信号联系环节备受争议,发生事故之前D3115距离温州南站仅剩下不到10分钟车程,但已经被安装的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仍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没有及时将D3115列车意外停驶的消息告知随后而来的D301列车。而在信号系统出现问题的背后,是一家几乎垄断全部铁路信号市场供应的公司“辉煌科技”。调查显示,“辉煌科技”是高铁检测系统和防灾系统的垄断公司,其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防灾系统和无线调车系统在高铁中都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同时,正是凭借着极强的铁路信号市场控制能力,该公司在2010年的行业整体毛利率高达51%,部分产品的毛利甚至高达63%以上。

  尽管我们还无法确认此次事故的发生和相关公司的市场优势地位是否存在直接相关,但是铁路系统很多重大项目采购信息不公开,铁路行政壁垒林立,以至于影响市场淘汰机制的发挥,这些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与一般的项目采购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价格、服务不同,铁路部门采购内部设立诸多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排除市场公开竞标的功能。同时由于铁路部门自身的强势地位,让竞标企业只能依照行政许可照猫画虎,而不是完全依照市场机制去优胜劣汰。也正因此,一些被市场认为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反而能够位列于铁路设备供应名单,一些大型业内知名企业却可能被排斥在外。

  事实上,铁路系统每年的建设采购资金规模极为庞大,如果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遴选机制,单纯依靠铁路自己准行政化的体制模式,我们很难保证相关采购行为的科学合理,自然也就给后面项目的投入运营埋下隐患。

  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国内所有动车和高铁上都在提供名为“5100冰川”的矿泉水,但是这家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却远落后于娃哈哈等知名企业。而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正是依靠铁路部门的采购才获得了发展。公司刚一出生就接获支撑其九成销量的铁道部天量订单,而且订购数量居然还会配合其新生产线的不断落成、产能的不断扩大而逐年飙升。2008至2010年间,全国2800多趟高铁和动车上,总计约两亿乘客喝配发的5100矿泉水,这构成5100公司80%的收入来源。但5100公司究竟为何能获得铁路部门的另眼青睐,其间的招标决策程序如何,这些“秘密”始终没有被披露。

  试想,如果公众连矿泉水都无法得到铁路部门的公开信息,那么更加隐蔽的专业技术设备采购,岂不更是疑云重重,甚至是更加容易被暗箱操作。果真如此的话,早在设备采购招标之时就可能已经埋下今日的安全隐患。如果铁路部门不肯对此做出制度性变革,只怕安全风险仍会如影随形。▲(作者是上海媒体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