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记:路牌更换应与市民“商量着来”

图/唐春成 图/唐春成

  记者7月31日从南京市城管局市政综合管理处获悉,南京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路牌逐步规范统一。目前已经更换326块,投资98万元人民币,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左右。据官方统计,南京市共有道路7265条,共需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如果按照已经公布的第一批路牌的造价,全部更换将接近一亿人民币。(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南京市此次更换3万多块路牌,引发当地市民热议,是情理之中的事。说白了,这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30792块路牌,接近一亿人民币的真金白银——如果顺利更换,城市的“面子”有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市民的出行。但是,原本应该和市民“商量着来”的事情,为什么被如此“轻率”地被决定了呢?

  用到“轻率”这个词,或者南京市城管局等职能部门会很不高兴。他们会拿出更换路牌从设想到程序进展,再到决议出笼的系列时间表来,证明他们确实在这件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从报道中可知:“今年年初,南京市城管局开始着手制定南京路牌设置导则,用于指导和规范建设、改造、维护单位路牌的制作和设置……统一后,南北方向的路牌为绿底白字,东西方向的路牌为蓝底白字,上为中文,下为拼音,指示方向。”南京市城管局如此费心费力,缘何会吃力不讨好呢?

  问题在于,当地城管局等职能部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比如,第一,此次全面更换路牌有无必要,应该有征求市民意见的程序。第二,即便是更换,用不用全部“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也有必要和市民“议一议”。第三,更换这些路牌,正像采访中市民说的那样,应该“举行听证会,采取公开透明招标方式进行,以降低成本”……总之一句话,更换路牌这件事其实原本应该很“麻烦”。

  检视现实不难发现,和南京市城管局一样,不少职能部门在类似更换路牌这些“小事”上,往往并没有和市民“商量着来”的习惯。在他们看来,在民生问题上,只要程序合法,征求意见的程序可以有,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只能作为可以忽略不计的参考。因为,让公众参与,一方面会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迟“上马”的进度;另一方面,一旦民意介入,自己的设想往往会被打折。所以,与其麻烦,不如绕过。文/李记 图/唐春成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